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是否拥有车库共使用权惹风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是否拥有车库共使用权惹风波

是否拥有车库共同使用权惹风波   现年31岁的李某在购买二手房时,由于房屋没有附带的车库,便经协商并征得第三人同意后,共同使用第三人的车库,没想到第三人在卖房时连同该车库一并出售了,而买方拿到房子和车库后把车库锁也换掉了,从而影响了李某对车库的正常使用,因此惹起了不少风波。李某最后将卖主、第三人及购得车库的买方一起告到法院,打起了一场车库使用权官司。   共用车库惹风波   2000年12月8日,李某通过江苏省镇江某房产中介欲购买任某所有的位于市区的一套建筑面积为70多平方米的604室房屋。双方经协商后,在中介的主持下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双方约定该套房屋的成交价为10万元,总成交价含煤气、热水器、油烟机、沙发、餐桌、固定家俱等;李某在2001年1月20日前将房款付清给任某,任某于2001年6月30日前将房屋正式交付给李某;在移交房屋时,将该建筑物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并转移给李某;任某保证上述房地产权属清楚,若发生与任某有关的纠纷或债权债务,概由任某负责清理,并承担民事诉讼责任;因此给李某造成经济损失的,任某负责赔偿。由于任某出卖的604室房屋没有车库,李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任某为做成这笔交易,便与居住在同幢楼503室的丈人王某协商后,将503室所使用的车库给李某停放自行车用。这样李某便与任某在协议中的第八条“其它事项”中备注:与503室车库拥有共同使用权。即李某与王某共同使用该车库。2000年12月11日,双方经磋商后又重新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双方约定李某在2001年6月30前将房款全部付清给任某,任某同时将上述房屋正式交付给李某。为保险起见,双方还于同日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协议约定:“2001年6月30日,任某若未能将房屋交付给李某入住,则赔偿李某2万元,若李某不能付清房款,即赔偿任某2万元;该契约所订车库的所有权为503室所有,李某享有该车库永久使用权,但李某若出售所购买的604室房屋时,将丧失对该车库的使用权。任某与李某在补充协议上分别签名,503室的王某同样在该补充协议上签名,而且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作为中介方也在上面签了名。上述协议签订后,李某、任某与王某都按约定履行了各自的义务,李某从任某处取得503室车库的钥匙,并将自己的自行车停放于该车库中。   2002年12月29日,居住于503室的王某决定将该房屋出售给曾某。同日,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由王某将其上述503室房屋出售给曾某,房屋成交价为11.58万元,其中含煤气、车库、灶头、油烟机、太阳能热水器、电话、有线电视、铝封阳台、橱柜、电视柜、沙发、固定装璜。合同签订之日,曾某支付王某定金5000元。双方到市房产交易所更名时,曾某付房款75800元给王某,余款在王某交付房屋时,由曾某一次性付清。合同订立后,曾某2003年2月18日将房款全部付给王某,王某出具了收到房款包括车库款共计115800元的收条给曾某。王某将李某停放于503室车库内的自行车搬出,并将房屋及503室车库的钥匙交付给曾某,曾某在2003年3月份将车库的门锁换掉。这样李某就无法打开车库来停放自行车了。李某后来与任某、王某及曾某就车库的使用权问题进行协商交涉。但一直没有结果。李某便将任某、王某和曾某一起告到了镇江市润州区法院,要求三人立即停止侵害李某对503室车库行使使用权的行为。   对簿公堂   法院受理此案后,王某辩称:李某的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任某辩称:自己确实与李某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契约,但是双方在协议中并未涉及车库,后来经过李某再三要求,自己与王某协商后,才同意让李某将2辆自行车停放于王某的503室车库内,并就上述问题与李某签订了补充协议,约定李某享有对该车库的使用权,但是规定若李某出售该房屋时,即丧失对该车库使用权。   曾某则辩称:惹风波,引起争议的503室车库是自己从王某处购买所得,因此自己便依法对该车库享有所有权,即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李某将其列为被告是错误的,即使说对李某应当负相应责任的话,也应是任某和王某,而曾某却与李某无任何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请求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审理中,李某当庭出示了其与任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以及与任某、王某签订的补充协议;并提出在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李某享有该车库的永久使用权。王某则提出所讼争的车库并非自己所有,其所有权人是宋某,自己只是借用而已。并出具了宋某于2002年11月出具的委托王某全权处理车库事宜的委托书来说明车库并不是属于自己所有。曾某则认为,讼争的车库应属王某所有,而任某无权在与李某签订的协议中约定李某对该车库拥有使用权,而且李某与任某、王某之间就车库所形成的协议自己从不知道,而王某在出售503室及车库时也未向自己提起和讲明这件事情。即使李某的利益受到侵害的

文档评论(0)

icz0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