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经典案例选讲 第二讲 六经兼变证 三、六经兼变证 (一)太阳兼变证 太阳中风兼证 太阳伤寒兼证 【原文】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31) 【原文】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38) 【原文】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太阳变证 1、栀子豉汤证 2、葛根芩连汤证 3、桂枝甘草汤证 4、阳虚饮停诸证 5、痞证 病案 患者,男,13岁,学生。2004年秋,外感发热,经输液治疗1周,体温正常,心烦头晕,周身不适,时发呕吐,不能上学,舌薄尖齐如刀切,色红无苔,脉数。 处以百合地黄汤合栀子豉汤:百合10克,生地30克,栀子10克,豆豉10克,煎煮2次,混合后分2次温服,每日1剂,并作心理开导。服2剂后,心烦、头晕大减,已不呕吐。再服2剂,心情舒畅,继续上学去了。至今未复发。 按:栀子,色赤形圆似心,豆豉色黑形似肾,两味联用,有交通心肾之功。《中药学》言栀子清心除烦。日本学者吉益东洞言豆豉“主治懊恼”,可见,此方为主治烦躁的方剂。 【原文】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76) 【原文】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77) 【原文】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78) 栀子配豆豉,有很好的除烦作用。虽然两味药非常便宜,又很常见,但它们的效力却不应忽视。老师曾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丹波元简乃是日本名医,诊费也相当可观。一天诊治一女子,诊为栀子豉汤证。丹波怜其家贫,特不收诊费。不料其母见药只2味,又不收诊费,以为病重,医生敷衍,大哭不肯取药。丹波闻之,只好照收诊费,并许此病可治,母女才离去。患者、家属皆以价贵者为良药,古今中外皆然。 某患者,患发热,数月不愈。后一老中医用了个偏方,栀子三钱,萝卜酱豆一撮,水煎服。萝卜酱豆,家家皆有,只需到卫生院买一味栀子,抄方的院长也是位中医,连声说:“几分钱的药,怎能治好病?”不料,只服3剂,便体温正常,永未复发。 三伏天,将黄大豆煮熟晾至干湿适中,上覆麻叶,待秋后萝卜成熟时,做萝卜酱用,也就是《本草纲目》豆黄的治法。只不过,时珍用黑大豆,我们家乡常用黄大豆。豆豉,多数药房不备,故用此品代替。患者以为药简而贱者无效,不足为怪。而作为一名中医,却不应对仲景方不屑一顾。 郝万山讲伤寒论——宋耀志病案 某患者,过敏性哮喘两三年。每年的五一开始发作,国庆节结束。冬天不发作,夏天发作。中西药都用,但始终不能够让他不发作。到宋老处求诊。 发病原因:五一劳动节游行的时候,从通县就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头天晚上十一点就开始集合,然后零点就开始走,走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走得又热又累又渴。咕咚咕咚喝的自来水是管子的凉水啊,喝了很多,他自己怀里揣着油饼呢,又吃了好多。结果,游行没有结束他就开始喘了。从那以后,每年五一节开始喘,喘到国庆节为止。 宋老问完病情之后,看了舌象,看了脉象,给他开了个方,两个药,焦山栀 15 克,淡豆豉 15 克。病人拿到这个方子之后说,大夫,我在你们医院看了两、三年病了,从来没有大夫给我开这么少的药,这行吗?我可喘得很厉害。宋老说,你去试试吧,你去试试吧。开了七付。过了不多会,病人又上来了,拿着两个手指提着一串,说大夫,这七包茶叶能治我的病吗?宋老也不动声色的说,试试吧,试试吧。 一周后,病人来了,说大夫,吃了您这个药呢,喘呢还是喘,但是,我觉着心里痛快了。好像那憋气的程度呢比较轻了,而且喘的那个程度呢,你要过去我每次喘呢都要喷那个药,现在可以不喷,忍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连续吃了几周之后,患者不来了。后来在医院里,郝万山教授偶然遇到该患者,询问才知,患者在当地自己抓药,还是栀子豉汤,前后服用两个半月,自此不再喘。 按:栀子豉汤是治疗郁热留扰胸膈的。如果郁热留扰胸膈,郁热扰肺的话,也可以见到喘。患者因为走得又累又渴,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冷的食物,导致热郁在胸膈了,不过对他说来,表现不是烦而是喘。 2.葛根芩连汤证 ——协热利(1) ——邪热下迫大肠 病案 某患,初病时证见发热恶寒,头体俱痛之证,乃太阳病是也。径服中药一剂后发热不退,体温高达39度,说明表邪未解遂入里化热,临床证见下利不止,且肛门灼热,渴欲饮冷,说明其证属“热利”证,乃表邪入里化热,热邪内迫阳明大肠,致大肠传导失职所致。一方面,说明热邪深入于里;另一方面,说明其政表邪未解。综上所述,本病乃太阳阳明合病之肠热下利证,其病机侧重于阳明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