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坦克战的起源及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坦克战的起源及发展

论坦克战的起源及发展 数学系1座机电话号码 桂贤进 众所周知,坦克是一种较为“年轻”的陆战装备。之所以说较为年轻,是由于坦克出生于一战期间,而投入真正实际应用则是在期间。坦克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的九十多年,但其却起着举得的作用。 陆战之王的起源 从技术角度看,坦克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从军事的角度看,坦克则是为了打破由机枪、堑壕、铁丝网和速射火炮组成的盾而产生的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焦灼的必然结果。1914年7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战双方——以法国、俄国、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虽然为这次战争准备几十年,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却从来没想到1884年发明的机枪与堑壕、铁丝网和火炮结合在一起会给战争带来怎样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事长期陷入胶着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的防线都是由机枪、火炮、铁丝网组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防线呢?“防线的最前端是8~10英尺深、5~8英尺宽的壕沟,接着就是数道10英尺高、12~14英尺厚的带刺铁丝网和数百米宽的雷区。障碍区之后是由数道由机枪、步枪防守的堑壕,可以扫射一切想要接近铁丝网、雷区和壕沟的生命。堑壕之后5~6公里是由各种口径重炮和轻炮组成的炮兵火力支援群。在此第一防御带后8~10公里处又是相同的防线,接着还有同样的第三防御带。”在1916年坦克发明之前,英法联军和德国部队对付此种防线的唯一方法是“集中大量的炮兵,进行长时间的炮击,炸开铁丝网,炸毁堑壕里的机枪阵地,压制敌方的炮兵。但这种方法的有一个致命弊端,由于火炮的射程有限,难以摧毁敌方的第二防御地带,步兵在占领了第二防御地带后很长时间内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而守方可以在敌方步兵进攻前或进攻后,迅速从其他未遭到进攻的地区向受到威胁或进攻的地区机动兵力,在敌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承受巨大伤亡占领几条堑壕后,以迅猛的反击战夺回失去的阵地或消灭突入的敌步兵,恢复战线。这样攻方承受巨大伤亡却收效甚微,阵地战陷入胶着状态。历史上一战便是如此,1914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转入阵地战后,双方都曾发动过大规模的攻势,进行数十天的高强度火炮准备,但无一不是以伤亡数十万人后以惨败结束。在这种战局下,迫切需要一种新式武器,于是坦克作为此种防线的克星应运而生了。 坦克的战斗原理 坦克的威力在于它是获利、防护、机动三位一体的结合物。 初始阶段坦克的使命是将敌方的由机枪、堑壕、铁丝网和速射火炮组成的阵地拉开一个口子,坦克有防弹的装甲,安装有能摧毁机枪的武器,可以通过自身的动力越野,跨过壕沟,压垮铁丝网。进而配合步兵的长驱直入,占领阵地消灭敌人。可以说这时的坦克只是作为辅佐步兵的一种武器,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没有悟到坦克的妙用,只知其厚厚的铠甲,威力无穷的火炮和能碾碎铁丝网的履带,却不知道坦克兵团是现代陆军的核心,但又是陆军的一个部分。 后期坦克的主要战斗方式是规模化,将坦克集中使用,快速突击,才能左右战场的格局。 二战期间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如下,以一个坦克旅为核心,外加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一个机械化炮兵团、一个防坦克炮兵营、一个摩托化工兵连、一个乘装甲车和摩托车的侦察营。 二战中的实际检验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在参观德国新武器时对装甲部队的行进速度和准确执行命令的能力大为惊讶,从此决心组建最强的装甲部队。德国新建的装甲师以一个坦克旅为核心,外加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一个机械化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兵营、一个摩托化工兵连、一个乘装甲车和摩托车的侦察营。从此德国装甲师成为一个革命性的军队编制,内部各兵种齐全均衡,是一支以坦克为主,可以独立作战、具有强大快速突击能力的部队。相比而言,由于法国对坦克投入战争的前景不明朗,法国同年组建的“轻型机械化师”实际上只是以一个骑兵师,任务为为步兵集团军进行侦察、警戒和屏护。在战术方面,法国坦克从属于步兵,用的是一时的步兵战术,而德国的战术原则是“集中坦克,迅猛攻击”和“机动就是胜利”。 1939年德国对波兰的战争,波兰成了德国新型装甲部队初露锋芒的试验场。在希特勒下达了对波兰进攻的“白色方案”后波兰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德国的战略是利用装甲部队对波军大砍大杀,纵深迂回,切断其神经,令其瘫痪,使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可以说,德国的战略是极其成功的,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德军的装甲部队就把波兰防线砍得乱七八糟,体无完肤,把波兰主力切成一块块碎肉。波兰整个防线土崩瓦解,首都受到威胁,通信联络、交通运输全部瘫痪。最终波兰之役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从此“闪击战”一词便响遍全世界。 接下来便轮到法国,法国军方最大的过失不在于马奇诺防线的修筑的消极防御战略思想,而是早期对坦克装甲部队的忽视,法国陆军虽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但由于装甲部队的缺乏,在波兰被攻克的七个多月后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