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农田生物群落 农作物 杂草 昆虫 青蛙 老鼠 细菌 海洋生物群落 鱼类 珊瑚 贝类 甲壳类 海藻 微生物 森林生物群落 乔木 灌木 草本植物 鸟类 蛇 真菌 5、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大雁、猴子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 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1、回答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有关问题 (1)调查方法:土壤动物 ,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而是采用 。 (2)土壤动物习性: ,应用这些习性设计诱虫器(如右图) (3)种群丰富度的统计有两种方法: 一是 (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 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一般用于 群落; 二是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 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 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 、较少、少、 很少),适用于 的群落。 群落的演替 火山历史最猛烈喷发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石英质浮石及火山灰,使原有75平方公里的海岛(火山所在地)崩毁2/3。火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覆盖周边地区,导致3天不见太阳。长时间飘荡全球,使此后整整一年在地平线上的日照呈现奇妙的红晖。火山爆发时,3500公里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毁了1300千米以外的部分森林。这次火山爆发还引起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海浪高达30~40米,摧毁了附近许多城镇和村庄,死亡3.6万多人。 思考问题: 演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 思考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可能?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 年 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1883年 火山爆发 群落 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 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 被 群落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地衣是六亿年前地球陆地的首批客人 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植物界的拓荒者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思考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特别 提醒 演替过程是否相同呢?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2.丰富度: ①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②规律:热带地区,丰富度大 ③影响因素:温度、降水等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四、种间关系 请仔细观察下视频,思考该视频展示怎样种间关系。 讨论72页的资料分析,并尝试回答问题 1.捕食 ①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A B ②曲线 A为被捕食者 B为捕食者。 ③特点: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2.竞争 ①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结果: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C A B ②曲线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A、B生存能力不同时,“你死我活” A、B生存能力相当时,相互抑制 3.互利共生 ①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②实例: 两者生活在一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