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的设计课程设计.doc
化 工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题目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的设计
教 学 院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材化0901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7月5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75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0℃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洗涤除去其中的SO2。入塔的炉气流量为275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率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5%。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2、工艺操作条件:
(1)操作平均压力 常压
(2)操作温度 t=20℃
(3)选用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
3、设计任务:
完成干燥器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教研室 2011年5月
目录
第1章 设计方案 2
1.1吸收剂的选择 4
1.2吸收流程的选择 4
1.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4
1.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6
1.5操作参数的选择 7
第2章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9
2.1基础物性数据 9
2.2物料衡算 10
2.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1
2.4填料塔填料高度计算 12
2.5填料塔附属高度计算 14
2.6 液体分布器计算 15
2.7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7
2.8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的计算 19
2.9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20
工艺设计主要符号说明 22
设计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第1章 设计方案
1.1吸收剂的选择
对于吸收操作,选择适宜的吸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吸收操作过程的经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选择吸收剂,要着重考虑如下问题.
(一)对溶质的溶解度大
所选的吸收剂多溶质的溶解度大,则单位量的吸收剂能够溶解较多的溶质,在一定的处理量和分离要求下,吸收剂的用量小,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收剂循环量,这对于减少过程功耗和再生能量消耗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在同样的吸收剂用量下,液相的传质推动力大,则可以提高吸收速率,减小塔设备的尺寸。
(二)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
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即要求选用的吸收剂应对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其他组分则溶解度要小或基本不溶,这样,不但可以减小惰性气体组分的损失,而且可以提高解吸后溶质气体的纯度.
(三)不易挥发
吸收剂在操作条件下应具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吸收过程中吸收剂的损失,提高吸收过程的经济性.
(四)再生性能好
由于在吸收剂再生过程中,一般要对其进行升温或气提等处理,能量消耗较大,因而,吸收剂再生性能的好坏,对吸收过程能耗的影响极大,选用具有良好再生性能的吸收剂,往往能有效=
以上四个方面是选择吸收剂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其次,还应注意所选择的吸收剂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经济性.其良好的物理性能主要指吸收剂的粘要小,不易发泡,以保证吸收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和分布性能.良好的化学性能主要指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防止在使用中发生变质,同时要求吸收剂尽可能无毒、无易燃易爆性,对相关设备无腐蚀性(或较小的腐蚀性).吸收剂的经济性主要指应尽可能选用廉价易得的溶剂.
工业常用吸收剂
溶质 吸收剂 溶质 吸收剂 氨 水、硫酸 硫化铵 碱液、砷碱液、有机溶剂 丙酮蒸汽 水 苯蒸汽 煤油、洗油 氯化氢 水 丁二烯 乙醇 二氧化碳 水、碱液、碳酸烯酯 二氯乙烯 煤油 二氧化硫 水 一氧化碳 铜氨液
1.2吸收流程的选择
工业上使用的吸收流程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所选用的吸收剂的种类看,有仅用一种吸收剂的一步吸收流程和使用两种吸收剂的两步吸收流程,从所用的塔设备数量看,可分为单塔吸收流程和多塔吸收流程,从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向可分为逆流吸收流程、并流吸收流程等基本流程,此外,还有用于特定条件下的部分溶剂循环流程。
(一)一步吸收流程和两步吸收流程
一步流程一般用于混合气体溶质浓度较低,同时过程的分离要求不高,选用一种吸收剂即可完成任务的情况。若混合气体中溶质浓度较高且吸收要求也高,难以用一步吸收达到规定的吸收要求,但过程的操作费用较高,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不够适宜时,可以考虑采用两步吸收流程。
(二)单塔吸收流程和多塔吸收流程
单塔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烧结金属多孔材料性能检测.doc
- 毕业论文—-烧结食堂、办公楼等设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 毕业论文—-邵东应急水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毕业论文—-设计“175f柴油机凸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键槽的铣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 毕业论文—-设计电动机卷扬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书.doc
-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密码锁).doc
- 毕业论文—-设计一个卷筒机输送机的减速器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 毕业论文—-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 毕业论文—-社会化媒体互动营销苏宁菁英比赛论文.doc
- 毕业论文—-社会网络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数据结构设计论文.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思维导图.pdf
- GB50751-2024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pptx VIP
- 顶尖录音利器SONY PCM-D50中文说明书.pdf
- 包茎包皮过长.pptx VIP
- 中医方法护理课件1.pptx VIP
- 鼻窦炎的中西医诊疗护理课件.pptx VIP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5-7-_Project-教学课件.pptx
- Unit 5 First Aid 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与归纳(2022年新改版).doc
-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_图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