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VIP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

大学语文第5讲 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早年在由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即后来的满族)建立的金国(统治区)度过,22岁时率两千人在家乡起义并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大军,为掌书记。曾有亲入敌营侦查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大军的金军大营并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名震一方。23岁南渡归宋,先后任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后受南宋投降派排斥打击,被免职,居上饶、铅山达20年之久。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时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有《稼轩词》及《稼轩长短句》。当代学者、北大邓广铭教授著有《稼轩词编年笺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他的两首代表作。 破阵子①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③。 八百里分麾下炙④, 五十弦翻塞外声⑤。 沙场秋点兵⑥。 [][]马作的卢飞快⑦, 弓似霹雳弦惊⑧。 了却君王天下事⑨,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破阵子》:唐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②陈同甫,即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辛弃疾的挚友之一。陈、辛二人都“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甲集序》),都是主张抗金并收复故土的爱国志士和词人。据《古今词话》记载:淳熙十五年(1188年,也即辛弃疾48岁那年)的一天,陈亮至上饶访辛,与辛“纵谈天下事”,陈亮走后,辛弃疾就写了这首词并寄给了他。该词名为写陈亮,实为辛弃疾自抒壮怀而与友人陈亮共勉。 ③“梦回”句:意谓梦里回到了军营并梦见号角声响彻军营。 ④“八百里”句:八百里,指健壮的牛。西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駮(bo2驳,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王济赌射获胜,杀之作炙(zhi会意。从肉从火,肉在火上烤)。见《世说新语》。麾下,即部下。全句谓部下将士都分到了作为战争期间的干粮的优质烤牛肉。如按双关义理解,那么,这里的“八百里”除了指牛外,也可以兼指军队营地的广阔。 ⑤五十弦: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边塞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⑥秋:古代用兵多在秋天。点兵:检阅部队。 ⑦作:如。的卢:一种烈性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难,其所骑的卢马“一跃三丈”,遂脱离险境。见《三国志》本传引《世语》。 ⑧霹雳:喻指强力作用下的惊人的弓弦声。 ⑨天下事:指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大业。 【讲解】 这首词表现的是辛弃疾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无奈之情。但辛弃疾表现这样的情感主要不是从正面来直接抒写,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醉态和梦境来从侧面来加以表现的。词的第一句—— 醉里挑灯看剑, 写辛弃疾夜晚喝醉酒后在灯下看剑的情景。词中主人公为什么要在灯下看剑?知道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平生抱负的人自然明白:不是因为急欲杀敌却又没有杀敌的机会,又何必在寂静的夜晚睁着朦胧的醉眼在灯光之下细看这杀敌的武器?正因为杀敌心切却又报国无门,辛弃疾的思绪才无法平静,并夜难成眠、梦境不断。接下来的八句写的就是辛弃疾当夜的梦境: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牛]分麾下炙[烤(肉)], 五十弦翻[奏]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秋天的沙场上驻扎着一个大军营,号角声声响彻军营。军士们在操场上集合,将军开始检阅部队;他让军乐队奏起具有塞外风格的雄壮悲凉的军歌,并给战士们分发(用健壮的牛肉制成的)优质烤牛肉。阅兵仪式后,梦境转向了我军直接在战场上杀敌的情景: 马作[如]的卢[烈马]飞快, 弓似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统一)天下(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军将士们骑着当年刘备所骑的“的卢”那样的烈性马跑得飞快,他们拉起大弓上的弦放箭的声音响得像晴天霹雳,让[敌]人听了胆战心惊。最后,战争胜利了,将士们了却了君王一统天下的心愿,也因此赢得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雄、功臣等的美好名声。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作者终于实现了雄心壮志而高兴。但正在这时,词突然来了一个转折—— 可怜白发生! 从梦中醒来后,作者发现刚才所经历的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而真实的现实是:已经等到白发丛生、老年将至的时候了,却还是没有杀敌报国的机会!至此,作者急欲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无奈之情都已溢于言表! 看完整首词并联系辛弃疾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遭遇,我们就可明白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主要特色:全词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写为主、实写为辅),用虚写的梦境来表现作者抗敌复国的雄心壮志,用实写的现实来表现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之情。这种表现手法使作者虚写与实写的两种思想感情之间构成一种对比和反衬,从而使这两种思想感情都得到了更加强烈和充

文档评论(0)

fcp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