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七十年代》刊载吴瑾琛文章《在中国旅行的观感》.docVIP

香港《七十年代》刊载吴瑾琛文章《在中国旅行的观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七十年代》刊载吴瑾琛文章《在中国旅行的观感》

香港《七十年代》刊载吴瑾琛文章:《在中国旅行的观感》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月刊十一月号刊登美籍物理学教授吴瑾琛所写《在中国旅行的观感》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前言      我于六月十七日搭乘京广线的特快车离开北京前往广州,再转赴深圳出境,结束了我在祖国一共三十多天的旅行。虽然我正式出境的日期是六月十九日,可是,实在来说,我返国之行十七日就终结了。因为从离开北京到深圳途中,在广州车站上仅停留了一小时而已。由于这个缘故,在火车开出北京车站的刹那,我就感到了一种离别的情绪。火车在京广线上飞驰,离开北京愈来愈远,车外黄昏的景色更加深了落寞的心情。回想一个多月来,在祖国的参观访问是何等快乐而难以忘怀,盛筵将散,不胜依依。于是决定也提笔写点自己对这次赴国见闻的观感。      离别祖国二十多年了。二十五年前的旧中国的境况仍然很清楚地在我的回忆中;那时的中国是一片紊乱,政府官员的无能与贪污,再加上“金圆券”事件的恶劣后果,使得广大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使得国家民族几乎陷于永劫不复的情况。今天回到新中国来亲眼看到的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景象。人民生活俭朴,大家安居乐业,勤俭建国。到处都是欣欣向荣地充满了朝气。今昔相比,实在有天壤之别。凡是以国家民族为重的中国人都感到为今天的新中国骄傲。别的不说,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列强与帝国主义者敢欺侮的了。记得在我离开美国的前几天(时在五月初旬),苏联政府向中国提出了充满恐吓性的“最后通牒”,要迫使中国释放被捕的直升机驾驶人员(该机是在中国新疆境内执行间谍任务时被中国捕获的)。当时在美国的朋友与同事中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在那种巨大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很可能会释放那些苏联人员及飞机,另一种看法是可能会有战争爆发。所以这些朋友好意地劝我对回国之行延后几星期看看再说。当时我就一笑置之。原因是这些朋友们的看法都不对。前者的看法是对中国政府的作风与原则缺乏了解,今天的中国是不会接受恐吓而任人欺侮的;后者的看法显然是对苏联帝国主义者不够了解,他们一向以恐吓为手段,其实色厉内荏,自己作贼心虚。因此我的预言是“中国既不会放人,苏联亦不敢开战”。我仍然依照我预定的计划在五月十日动身去中国。结果果然与我预料的一样。这些话并不是马后炮,至少有好几位朋友可以作证。而且自己也是的确是按原来预定的日期到达中国的。      我在国内的旅行包括探亲、游览、参观、访问及学术活动;因此,接触的人物是多方面的,我不拟作游记式的报道,仅仅把自己在总结各方面的观察后的观感分成几个短章来谈谈。我承认在中国的时间有限,所看到的也许不够广泛,可是我要谈的大都是根据比较具有普遍性的事实而产生的感想。认真不苟,不肯马虎在美国,在欧洲,我曾经接触过一些中国来的外交官员,我当时就感到他们工作认真,态度谦虚;不过我并未感到惊奇,因为我想这些外交人员是国家的精萃,自然与众不同。可是这次回国后就立刻感觉到,在国内,大家做事都是普遍地认真负责。在这一方面的例子是数不清的。譬如说,一进入深圳就看到一件事,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旅客在通过海关检查后,有一大布袋的物品交铁路直接运往目的地;负责收费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在缴费手续完成后,这位旅客突然想起了袋中有几件物品必需取出随身携带。他感到很歉疚,所以建议虽然重量轻了,可是他仍旧愿意支付原来的运费,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可是这位女同志则一定要重新称过重量,并退还一部分已缴的运费。那位旅客则认为不必多此一举,马马虎虎就算了;那位女同志则坚持不能马虎。我在旁边看了,心中有很深的感慨,事情虽小,可是意义极深,在旧中国,多少的毛病就出在“差不多,马马虎虎就算了”这句话上。      在中国我访问了好几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因此有机会与很多位科学研究工作者交谈。从这些谈话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们对研究工作的基本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有一件小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记得在北京大学作一次学术报告时有几张幻灯片放映时不够清楚。那天讲完了因为有别的事,我离开得很匆促,所以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可是事后与会的听众特地来向我借那些幻灯片回去作仔细的观察。这件事虽然很小,可是从许多类似的小事可以看出中国科学工作者脚踏实地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海外许多人做事华而不实,只会抄袭与仿效别人的东西,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这些人实在应该向国内的同志好好学学。      在国内与我相处最久的是一位从北京中国旅行社总社来广州接我的王同志。在中国旅行的三十多天中他为我安排旅程、解决问题、非常辛苦。他给我的印象就是负责认真,王同志为人谦虚诚实,细心周到。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干部。他学识丰富,我每有问题他总给我解答,使我对新中国的事物与实况能有更深切的了解。在国内我参观访问了六个城市,在每一个城市遇到的接待同志都是办事认真而且有高度的责任感。我钦佩的是他们的工作精神与诚朴的态度。他们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