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上课用)_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 103 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1.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1)主题标准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能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2)真实标准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符合生活逻辑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 (3)典型标准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新颖标准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生动有趣,鲜为人知或具有时代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 2.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在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时应注意: (1)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题材。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例如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体会中谈过,他在朝鲜战场搜集了一百多个战斗故事,这就是他积累的生活素材;而经过他的选择和提炼,最后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的日常生活”三个典型事件,就成为这篇通讯的题材。 (2)素材可从“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即可根据文章的需要,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表达相同的主旨或表现一个典型人物。 高 考 典 文 例文1 (2006·江苏) 人与路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人们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 玄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得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寂寞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这才是行者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拙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藏。今年,距王道士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 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寞?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祈祷。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书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权威解读:此文观点新颖独到,论说分合自如,是一篇情、理、趣、彩天然融合的优秀议论文。作者把悟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取经之路”所凝聚的人类精神光彩,令人抚卷沉吟。即使放置到《西游记》研究领域,此文也具个性。全文逻辑谨严,一气呵成,时有闪光妙句。语言流畅而简洁,思想有一定深度,这些在广大考场作文中是比较突出的。 例文2 (2010·福建)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

文档评论(0)

coli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