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赞许量表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心問卷量表介紹 Scale Overview 社會讚許量表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 簡介撰寫人:林以正   編製問卷的背景: 在人格及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由於所處理的現象經常涉及行動者對於其社會情境、內在感受與思考的主觀評量,因此往往必須仰賴大量的自陳式測量。但是,這種測量的有效性,必須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假設上:(1)答題者能夠依照他/她實際的狀況來作答;(2)答題者願意據實的回答。然而,這些基本的假設同時也是經常受到質疑的焦點。 Marlow & Crowne(1960)認為其中一個會導致作答偏誤的重要來源便是「社會讚許」,也就是個體尋求「被讚許的動機」。他們認為,人們總是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好」,也就是被肯定被讚賞的需求(need for approval),只是程度或有差異罷了。另一方面,由於任何一個社會要能夠持續的存活,它勢必要強勢的建構某種價值觀來導引所屬成員的行動。也就是,任何的社會都會賦予一個「好人」的刻板印象,例如:誠實、節儉、孝順等價值。人們或許經由內化的過程而認同這些價值,或者感受到社會情境所蘊含的壓力,因此在意識或前意識之下,表現出符合這些刻板印象的行為傾向,並進而獲得其他人的讚賞。在這兩種力量結合之下,人們便很可能會在測量的情境中,並不是依照自己真正的行為與感受來作答,而是依照社會所期待的方式來判斷「應該」如何反應與填答。而這種作答傾向的個別差異,也就是社會讚許量表所想要測量的目標。 Edwards最早提出「社會期許」此一搆念,並建構了第一個以社會期許為主題的心理測驗。而Crowne & Marlowe(1960)認為Edwards(1956)所編的量表有太多心理病理的暗示,太過於臨床走向,因此不適合給一般正常的受試者使用,因此重新設計了一套社會期許量表(簡稱MC 問卷編製的理念: Crowne & Marlowe(1960)在重編社會讚許量表時,也對於社會讚許的基本特性,以及量表編製的基本原則做了更為明確的界定。他們認為測量社會期待的題目應該符合下列的幾個基本標準: 大部分的人卻都做不到的(正向題);或大部分人都在做的(負向題), 較少心理病理暗示的敘述。   問卷的內容:(在原始的設計中是針對每題以「是」或「否」作答) 1. 對於面臨困境的人,我會毫不猶疑地撇下自己的工作,去加以援助 2. 如果不能得到別人的鼓勵,有時我便難以再繼續進行自己的工作。 3. 4. 我有時懷疑自己是否具有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能力。 5. 當我不能隨心所欲時,我有時會怨天尤人。 6. 7. 我在家中吃飯時跟我在餐館用餐時一樣的守規矩、有禮貌 8. 9. 有時我會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太差而放棄去做某些事情。 10. 11. 有時我想起而反抗那些權威人物,雖然我明明知道他們是對的。 12. 13. 我有時以自己不舒服為藉口來避免參與某些事情。 14. 15. 當我犯了過錯時,我總會勇於認錯。 16. 對於我勸誡別人的話,我總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17. 18. 有時我寧可以牙還牙,而不願寬恕別人。 19. 20. 我總是謙恭有禮的,既使對我所討厭的人也不例外。 21. 22. 有時我想砸爛東西來洩憤。 23. 我從來不會想到讓別人代我受過。 24. 25. 當別人表示的意見與想法跟我大不相同時,我從不感到厭煩。 26. 27. 我有時非常嫉妒別人的好運氣。 28. 我幾乎從未感到有斥責別人的衝動。 29. 30. 我從未覺得我是無辜受罰。 31. 有時我覺得別人之遭遇不幸是罪有應得。 32. 33. 我從來不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 34. 我從不說謊話。 35. 36. 選舉前我會對所有候選人條件作全盤的瞭解。 負向題:(也就是壞的行為,但大多數人都會做的)總分 包括下列題目:2, 4, 5, 8, 9, 10, 11, 13, 14, 18, 21, 22, 27, 29, 31, 35 正向題:(也就是好的行為,但大多數人卻做不到的) 包括下列題目: 1, 3, 6, 7, 12, 15, 16, 17, 19, 20, 23, 24, 25, 26, 28, 30, 32, 33, 34, 36 總分=正向題答「是」的題數+負向題答「否」的題數 結語: 在台灣已經有不少的研究者曾經翻譯使用Crowne & Marlowe的社會期許量表(林一真,1986;林邦傑,1984;黃光國,1972)。然而大多數的研究都把這個社會期待量表視為受試者說謊的傾向,以統計控制的方式將之排除在測量之外。但是若從本土心理學的研究角度來反省社會期待量表的編製,或是它所代表的心理歷程,所謂的社會期許是否有可能比「作答傾向」具有更廣泛的行為意涵呢? MCSD量表也與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