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docVIP

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doc

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   1860年10月18、19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以极其野蛮的手段焚毁。圆明园从辉煌到被焚,体现了中华民族从发展的高峰跌落下来的一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以后中国历史的走向。   “康乾盛世”时期的杰作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清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又一高峰期的杰作。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之后,中原地区100多年中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人民群众得以休养生息,人口迅速增加,从清初的5000万,到了乾隆末年,增加到3亿。生产的粮食能养活3亿人口,可见清代的农业生产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外国的学者估计,乾隆时期生产的粮食占全世界的32%,比全欧洲生产的粮食还多。中国的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也是世界领先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全世界的工业生产,中国占32%,整个欧洲只占27%。18世纪中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一。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清王朝的财政收入也与日俱增。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积累,乾隆即位的时候,户部库存银已有3000余万两,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更增至7000余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多的财政收入。乾隆认为“泉货本流通之物,财散民聚圣训甚明,与其聚之于上,毋宁散之于下。”而他散财的方法,就是大兴土木。所以,乾隆年间,北京出现了一个建设的高潮。圆明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   清王朝建立后,就确定了“文教是先”的方针。清统治者向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重视学校教育,恢复科举考试制度,两次开设博学鸿词科,举办各种文化工程。康、雍、乾时期,终于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有人统计,这一时期的大小文化工程达170余项之多,其特点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康熙时编纂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和乾隆时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其他的文化工程如《全唐诗》、《明史》、《皇舆全图》、《大清一统志》、《康熙字典》、《佩文斋书画谱》、《三希堂法帖》等都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工程。   小说方面,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戏剧方面,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被人们称为“国粹”的京剧,也是在这一时期吸收了昆曲及多种地方戏之长而成的。清代的绘画、书法、诗词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乾嘉汉学的兴起,也是传统文化集大成的特点在学术领域的表现。   一代名园圆明园,正是在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时代建成的。   圆明园是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功能。为了适应清统治者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圆明园的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馆、楼、阁、厅、室、廊、榭、亭、桥应有尽有。建筑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集中为许多小的组群,再分散配置于全园之内。它们分别与自然空间的局部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园林景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景”。   圆明三园共有100余景,从各景的造景取材和命名,都可以看到它们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圆明园原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禛的一座小园,建于康熙年间,占地面积约600亩。1722年,康熙病逝,胤禛即位,是为雍正。1725年,雍正在圆明园原有“亭台丘壑”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全园面积增至3000余亩。从此,圆明园成为清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乾隆即位以后,又对圆明园的景观进行充实和调整,并在其东邻和东南邻兴建长春园和绮春园,全园面积增至5200亩。   圆明园的造景,有的取材于儒、佛、道的经典。圆明园40景的《九州清宴》诗说“九州清宴,皇心乃舒”。这里的九州,来自儒家的经典《尚书·禹贡》。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所以,古人常以九州代表中国。九州清宴,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圆明园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之大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欧洲人赞誉圆明园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赞圆明园“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像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雨果的评价,圆明园是当之无愧的。   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见证   英国侵略者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按照英国人的说法是因为37名英法俘虏在圆明园受到了虐待,所以,要烧毁圆明园作为报复。事实并非如此。在37名俘虏中,只有巴夏礼等20余人曾在圆明园关押过。1860年9月21日,僧格林沁捉拿巴夏礼等20余人押送圆明园。但是,圆明园并不是囚禁俘虏的地方。所以,第二天就转送刑部,分别囚禁于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