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烷 烃 烃 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是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母体。 第一节 烷烃的结构 一、烷烃的结构及单键的概念 二、烷烃的同系列和通式 三、烷烃的碳原子类型 四、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结构及单键的概念 结构特征:C为sp3杂化,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键)。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CH4分子的形成和结构 C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1s22s22p2,它在与4个H原子结合形成甲烷CH4分子时,是以sp3杂化轨道与H原子结合。 二、烷烃的同系列和通式 同系列——结构相似,而在组成上相差-CH2-(系差)的整数倍的一系列化合物。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叫做同系物。 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随分子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 举例: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均属烷烃系列。 三、碳原子的类型 伯、仲、叔、季碳及伯、仲、叔氢 与三个氢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伯碳原子(第一碳原子、一级碳原子),用1°表示 与二个氢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仲碳原子(第二碳原子、二级碳原子),用2°表示 与一个氢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叔碳原子(第三碳原子、三级碳原子),用3°表示 与四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季碳原子(第四碳原子、四级碳原子),用4°表示 连在伯碳上氢原子叫伯氢原子(一级氢,1°H) 连在仲碳上氢原子叫仲氢原子(二级氢,2°H) 连在叔碳上氢原子叫叔氢原子(三级氢, 3°H) 四、同分异构现象 丙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可得到两种不同的丁烷: 这两种不同的丁烷,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不同的结构式,互为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具有此现象的有机化合物彼此互为异构体。 (一) 碳链异构 随着C数增加(4C以上)出现的相同分子式而不同碳链结构的异构现象,属构造异构。 如:戊烷有三种碳链异构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 普通命名法——亦称为习惯命名法,适用于简单化合物。 对完全直链的烷烃,根据碳原子总数称为正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烷。例: 对有支链的烷烃:碳链端头含有 结构片断,除此之外再无支链者称为异某烷; 碳链端头含有 结构片断,除此之外再无支链者称为新某烷。例: 烷基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基团叫做烷基,用-R表示。 如: 二、系统命名法 a. 直链烷烃:与普通命名法相似,直接省略“正”字,称为某烷。如: ? b. 有支链时:选择最长、取代基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烷;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用阿拉伯数字为主链编号;写名称时,取代基的编号和名称之间要用“—”隔开。如: d. 其它情况: i. 如果含多个长度相同的碳链时,要选取代基最多的链为主链: ii. 在保证从距离取代基最近一端开始编号的前提下:①有多个取代基的要尽量使取代基的编号之和最小②如果主链两端到取代基的编号都相同,则从小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例: e. 复杂情况(不常见,不常用) 第三节 烷烃的性质 一、烷烃的物理性质 1、聚集状态 2、沸点 3、熔点 4、溶解度 5、密度 1、聚集状态 在常温常压(25℃,1.013×102kPa)下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是气体,5至16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是液体,17个以上的直链烷烃是固体。 表9-2(P102) 2、沸点 烷烃的b.p随分子量的↑而有规律地↑: ①每增加一个CH2,b.p的升高值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 原因: 分子间色散力(瞬间偶极间的吸引力)与分子中原子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分子量↑,色散力↑,因而b.p↑。 ②正构者b.p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原因:支链多的烷烃体积松散,分子间距离大,色散力小。 3、熔点 烷烃的m.p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总趋势是分子量↑,m.p↑。但仔细观察:两条熔点曲线,偶碳数者m.p 高, 奇碳数者m.p低。 原因: 烷烃在结晶状态时,碳原子排列很有规律,碳链为锯齿形: 偶数烷烃分子间距离紧凑,分子间力大,晶格能高 ? 奇数烷烃分子间距离松散,分子间力小,晶格能低 4、溶解度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CCl4、(C2H5)2O、C2H5OH等。 原因:“相似相溶”,烷烃极性小易溶于低极性或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5、密度 随分子量↑,烷烃的相对密度↑,最后接近于 0.8(d≤0.8),是所有有机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一类化合物。 原因:烷烃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所以排列疏松,单位体积中容纳的分子数目少,因此密度较低。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反应 烷烃中的C-C、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