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伤不起.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伤不起.doc

地震,伤不起   地震真是个坏家伙,时不时地出来捣乱,不是严重破坏了建筑物,就是让人们无家可归。你不知道吧,它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还有好几个帮凶呢。   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再到2011年日本9.0级地震,今年四川雅安又发生了地震……地震活动越来越频繁,似乎成了可怕的代名词。   地震真是伤不起!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跟地震抗衡到底,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些地震知识吧。   什么是地震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石头,而是由不一样大的板块彼此镶嵌而成的,其中最大的有7块,它们分别是南极板块、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这些板块不是静止的,它们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做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造成边沿及内部发生错动和破裂,从而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   地球上几乎每天都有地震发生,每年大概有500多万次,只是大多数震级较小或者发生在海底,人们没有感觉到。那么什么是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与地震本身释放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比如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原子弹的能量。不可思议的是,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竟然相差约30倍。   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其中最常见、破坏力最大的是构造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数量的90%以上,是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   由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只占全世界地震数量的7%左右。   塌陷地震是由于底层陷落而引起的,次数最少,规模也比较小,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矿区,约占全球地震数量的3%。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这里刚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因此地震这家伙最喜欢在我国活动了,不仅范围广,而且强度大,从1900年到20世纪末,我国就发生了4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 8级以上地震9次。   震前动物很反常,猪不吃食狗乱咬;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磁场活动变紊乱,电器失灵不听话,地震就来到……面对各种地震前兆,我们该不该相信呢?   不管信或不信,有些信息确实不靠谱哟!   动物能预先感知地震,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前,老鼠、狗、蛇以及鼬鼠纷纷逃到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近期发生的地震前,动物园的猩猩会显得很不耐烦,发出不安的叫声或乱扔食物。   的确,很多动物拥有比人类敏感得多的感觉系统,如蝰蛇可以感知红外线;狗不但嗅觉灵敏,还能听见超声波……而且,很多动物尤其是穴居动物对震动十分敏感,所以即使你蹑手蹑脚,老鼠也能轻易感觉到你在接近从而逃之夭夭。   不过,动物们受震前影响而表现出的异常反应,也可能是因为受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等。   动物园中的猩猩从震前开始到地震发生时一直发出嗳气式的吼叫,其实,如果不发生地震,若是惹怒了它,它也会吼叫。   2002年西昌邛海出现了鱼群“跳龙门”的异象,人们不禁恐慌,纷纷认为很快就会发生地震,可最终地震没有发生。   今年4月份,众多蛤蟆排成长队游街,形成了一股蛤蟆风暴,有人惊呼:“地震就要来了。”不仅如此,在汶川大地震后,贵州桐梓、福建连江、四川巴中等地也有蛤蟆集体“散步”,一时间地震传言到处都是。   其实,每年3月到5月间,大批蛤蟆都会返回出生地进行繁殖。当在水中无法觅到足够的食物时,小蛤蟆就会爬出水面寻找新的生存地,从而集体出动。   不靠谱的前非   地震前动物活动肯定有异常,但动物异常并不表示一定会发生地震。因此,我们利用动物出现异常行为来预报地震不可靠。   “地震云”很普通   何为“地震云”?   第一个提出“地震云”说法的是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他在1956年日本福冈7级地震前看到一条非常奇特的云带,之后又留意到只要出现这样的云,某处就会发生地震,于是称这种云彩为“地震云”。   在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学者也对“地震云”做过研究,认为能够预测地震。1935年重修的《隆德县志》中也有“地震云”的记载:“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关于“地震云”能够预兆地震发生,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板块运动时会从地表释放出大量高温高压的水汽,水汽上升到大气中就会形成狭长的“地震云带”。另一种认为地震前地磁场以及电磁场都会发生变化,于是水汽或者尘埃受到影响而形成有序排列的“地震云”。   “地震云”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