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而壮丽的音乐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坎坷而壮丽的音乐人生.doc

坎坷而壮丽的音乐人生   冼星海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40年零4个月又17天,但又是漫长的,漫长到他的生命光芒一直伴随我们走到今天;冼星海的生活是单调的,单调到除了乐器就是乐谱,但又是无比瑰丽多彩;冼星海的性格是浪漫的,生于大海,死于雪山,中间以歌声相连,可当这浪漫性格直面残酷现实的时候,又从来不缺乏战士般的勇气。这是怎样谜一般的人生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不曾被遗忘的历史,去感受冼星海坎坷而壮丽的人生。   南海中的蓝色摇篮曲   所有关于冼星海的资料都说他是广州番禺人,甚至在番禺还有他的故居,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他一生从未到过番禺,严格地说他是疍家人。疍家人没有家,渔船就是他们的家,几百年来他们的小船就像鸡蛋壳一样漂在浩瀚的大海上,逐鱼群而生,所以也有人称他们是“海上吉卜赛人”。除了生活方式和神秘来历,疍家人还有一样为人津津乐道的独特文化——疍家渔歌,可以想象,在无边的大海上,除了歌声还有什么能慰藉日复一日劳累枯燥的生活呢?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出生在澳门海边一条小渔船上。老天似乎特别眷顾这个未来的音乐家,刚出生的小星海就拥有成为一个艺术家所具备的一切浪漫元素,有南国温暖的海风轻摇着他的摇篮,有妈妈动听的歌声伴他入眠,还有满天的星光和海上的倒影给了他一个日后被世人熟知的名字。一切似乎都那么美好,美好到让人想不起他生下来就没有爸爸,36岁的冼喜泰半年前出海捕鱼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命运在冼星海还没有出生时,就对他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伴着爷爷的箫声和妈妈的歌声,冼星海在殖民地澳门长到了6岁,孤儿寡母的生活远不是艰难两个字能够表达的。此时中国的情况更不是艰难两个字能够形容的。刚刚懂事的小星海看着满街趾高气扬的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而这土地本来的主人却像猪狗一般任人欺凌,这一切,妈妈不能告诉他是为什么,但这种痛苦,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最懂得!   塞纳河畔的黑色咏叹调   1931年,巴黎的冬天分外寒冷。天已经完全黑透了,一个衣衫单薄的东方人抱着一个破琴盒在街上疾走,他完全顾不得看一眼巴黎美丽的夜景,风一般地冲上一座破旧楼房的七楼房间,一头扎在床上放声痛哭起来,他就是26岁的冼星海。两年前,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在拮据的经济状况下,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个世界艺术之都,可等待他的并不是艺术,并不是浪漫,更没有鲜花和掌声,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屈辱与饥饿。在巴黎的这段日子里,他洗盘子的时间比拉琴的时间还多,除了在餐馆打过工、在理发馆扫过地、替别人看过电话外,他还在街头卖过艺,这也算是他在巴黎和艺术发生的唯一联系了。   刚才他在街上拉完一曲托着盘子准备要钱时,一个中国青年冲上来夺过他的盘子,咬牙切齿地摔到地上,随手又给了冼星海一记耳光,让他不要再给中国人丢脸了!想到这些,他止住哭声,从衣兜里翻出刚刚要到的钱,狠狠地扔在了地板上。这时门铃响了,他知道这是女房东来要房租了,冼星海只好咬咬牙站起来,把地上的法郎一张张、一枚枚重新拣了起来。   “有几次又冷又饿,实在支持不住,在街上瘫软下来,我那时想大概快要死了。”冼星海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在巴黎的前三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尽管对他来说生存都是个问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成为伟大音乐家的梦想,从来没有忘记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妈妈和苦难深重的祖国。   他的坚持终于换来了艺术女神的垂青,音乐大师保罗·杜卡斯收他做了入室弟子,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也免费录取了他,他成为这所音乐圣殿第一个中国学生。令人心酸的是,当招生老师问他在物质上有什么要求时,他的回答是:“饭票”。   今天,当我们欣赏冼星海优美音乐作品的时候,细心的人还能隐隐感觉到凝结在音符后面的苦难与不屈。   黄河岸边的红色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年青的诗人光未然正在用激昂的声音朗诵他的新作《黄河吟》。又是一个冬天,不过是个火红温暖的冬天,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大礼堂里,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们正在迎接1939年的到来。半年前,光未然在壶口见到了咆哮的黄河,诗句也如这河水在胸中喷涌而出。此时此刻,咆哮的不仅是黄河水,多年积累的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对苦难人生的思考也在冼星海的心中咆哮着。诗句把他带回到“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日寇淫威下的上海,带回到挤满难民的逃难路上,也带回到殖民者统治下的澳门……诗朗诵完了,冼星海眼含热泪紧紧握着诗人的手,久久没有放开,他要用歌声唤醒被压迫的同胞,安慰受伤的战士,团结一切苦难中的人们!3月31日,已经被激情煎熬了六天的音乐家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4月13日,第一次正式公演就引起了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