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澳贸易中的互性关系分析
中澳贸易中的互补性关系分析
中国与澳大利亚均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多年来两国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两国经济高度互补,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中澳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两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互成为对方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
一、中澳两国关于FTA的现状
FTA,也称“经济合作协定”,是指缔约方之间相互取消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其内容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于2005年4月启动,是继中韩自贸协定后,我国与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结束的另一个全面、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根据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服务领域,彼此向对方作出涵盖众多部门、高质量的开放承诺。投资领域,双方在协定生效日起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增加企业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0多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21世纪经贸议题”。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协定的签署将实现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洒满阳光,澳洲奶农早就渴望打开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出了“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更为澳奶进军中国提供了动力。但是,中澳于2005年春天启动的自贸谈判却是一波三折,历经10年,21个回合,期间几次传出成功的讯息,最近的一次是传闻2013年年底就要签约,但还是因为投资和农业两大障碍而搁浅了。11月初到北京参加APEC峰会期间,澳大利亚现总理阿博特还带着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继续和中方沟通。恰逢中方此时有意再次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近十年的自贸协定谈判顺利收官。
根据谈判结果,中澳双方在开放水平方面关税接近于零,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95%的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在服务领域,双方分别向对方作出涵盖众多部门的开放承诺。在投资领域,双方约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和中韩自贸协定相比,中澳自贸协定除了全面、高质量之外,还实现了利益平衡的目标,体现出两国经济优势互补的特点。
中澳两国在资源禀赋中的互补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自然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在生产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人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这种天然的互补性构成了中澳两国贸易的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在加工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日益扩大,尤其是电子、通讯和电脑出口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表1 2009-2010财年澳大利亚 表2 2009-2010财年中国
自中国进口前四位产品 从澳大利亚进口前四位产品
商品名称 进口额(亿澳元) 占比% 服装及衣着附件 37.92 10.4 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35.24 10.0 通讯设备和零部件 33.59 9.2 玩具以及运动器材 19.09 5.2 小计 125.84 34.8 总计 363.68 100 商品名称 进口额(亿澳元) 占比% 铁矿石和铁精矿 251.00 54.0 煤炭 50.67 11.0 铜矿砂和铜精矿 17.19 3.7 羊毛和其他动物皮毛 15.22 3.3 小计 334.43 72.0 总计 464.48 10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从贸易结构上看,澳大利亚从中国大量进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轻工工业制成品为主,如表1所示,在2009年两个的贸易结构中,机电产品、服装、玩具是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主要商品类别,合计占对澳出口总额的34.8%。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金属矿石、天然气、石油、纺织纤维等战略性的资源型产品。如表2所示,2009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和铁精矿为251亿澳元,占进口额的54.0%,煤炭位居第二,比例为11.0%,铜矿砂和铜精矿与羊毛和其他动物皮毛分列第三、第四位。铁矿石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商品,而澳大利亚又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来源地。由此可见,中国在对澳贸易上的核心经济利益集中在铁矿石贸易上。
从以上中澳贸易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出,两国各自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