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服装史课后练习题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服装史》第一章、先秦服装2 [- s( 一、题 、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 )  A. B.亚麻 C.涤纶 D.蚕丝 、《周礼》中,帝王服上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功用的  A.冕冠上的“充耳” B.綖板前低俯 C.衮服上的绣黻D.衮服上绣绘宗彝 、周代冕服中“玄衣纁裳”,“纁”是指( )   A.黑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胡服骑射的是( )   A.赵武灵王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二、填空题 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从出土实物来看,两万七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 6、(胡服骑射)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变革。 三、简答题 1、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2、“胡衣”。是指周代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服装的总称。由于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所决定,这些少数民族服装形制较为紧窄;其特点是由短衣、长裤和皮靴组成。衣身紧窄、便于游牧与射猎。服装质料较为厚实,冬季以皮毛为多;服装色彩以间色为主;装饰纹样较为粗扩,题材以禽兽为多。与汉族的褒衣博带、高冠浅履的服饰形制有较大区别。 3、襦裙 襦裙为百姓妇女穿的一种服饰,现存最早的襦裙视觉图象资料为出土的中山国玉人饰品,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其服饰特点为上下两款,上衣为紧身窄袖,右衽开襟,下摆长到腰节,下裳为方格花纹裙,腰间系带。此款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发式为卷型,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笄饰。 4、蔽膝 是贵族礼服上一种装饰。用多熟皮制作。蔽膝使用时系佩在革带之上,下垂前膝。原为上古时期人类服饰,用兽皮和树叶制成的腰衣即“围裙”,不过这种“围裙”裙幅不大,用途是遮蔽前面的阴私部分,因为那时人们已经有了害羞的观念,所以要用些东西将前面遮挡一下。商周以后为表示对先民的纪念,勿忘古制,特佩此物为饰。 四、识图 第二章、秦汉服装, q( C! _# R3 e8 6 I, `1 b! w b; C. C3 d* f5 R/ \ 一、题 、秦汉时期,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而东汉时渐少的服式是( )   A.直裾袍 B. 曲裾袍 C.司服 D.深衣 、汉代的法冠也叫(),为执法官戴用的。   A. 獬豸冠B.武冠 C.梁冠 D.冕冠 、东汉诸多式样的首服中,长冠又称﹝﹞   A.平天冠 B.高祖冠 C.法冠 D.武冠 、秦汉时期,男子以( )为贵 A.曲裾深衣 B.袍服 C.绕襟深衣 D.重领深衣 二、填空题 1、 2、(佩绶)制度是汉代服饰中一大特色。佩绶除是一种装饰物外,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区分等级地位高低的标志。绶:丝织带类织物,多用于束腰,三指宽,用不同颜色分别等级。 3、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与袍式略同,上下连属,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 三、简答题 簪笔是汉代一种制度。官吏上朝奏事必先书写在笏板上,皇帝旨意或议事结果也需书于笏(hu)板上以备忘。故官员需随身带笔,笔无搁处即插于头上耳边一侧的冠内,叫作簪笔。本出于实际应用,后才形成官制,限于御史或文官使用,这一点成为汉时文官上朝时特征之一。 2、中国汉代首服有诸多式样,列举三种冠式并简述其功用。  冕冠,俗称“平天冠”,为皇帝士大夫阶层的朝冠;长冠,多为宦官、侍者用或贵族祭祀宗庙时穿带;武冠,武将所戴之冠;法冠,也叫獬豸冠,为执法官戴用;梁冠,也叫进贤冠,为文官用。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9 f5 g0 }) a) |1 a! }7 Z K3 s4 e; a+ l8 p m??j 一、题 1、魏晋时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 )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