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主观幸福调查报告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以扬州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
10对外汉语 陆晓娟100103112 王淼100103122 周远扬100103138 朱静100103140
前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最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际和谐、快乐幸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生存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幸福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按照心理学的界定,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我们小组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基于调查,对我校学生提出一点建议,为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献出一份力量。
调查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归属地);对学校、学习、课余生活、感情、就业前景等的看法;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目前的主观幸福感状况。
调查对象:我校各个校区,一年级15人,二年级15人,三年级15人,四年级15。其中男生28人,女生32人。包括省内省外人员。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共印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调查数据分析: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将主观幸福感进行量化,用具体的指标去测量。本调查从个人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出发研究我校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状况,试图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程度及其差异,并寻找规律性,探讨有价值的线索。
对调查问卷进行初步数据分析与统计,目前我校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并没有我们预期的结果高。我们在此次问卷中将幸福感具体划分为五个区间,分别是90-100,80-90,70-80,60-70,50-60以及50以下。参与问卷调查的所有学生中,有约36%的人选择了80-90这个范围,即基本幸福;选择90-100即非常幸福这一区间的人较少;另外没有人选择50-60以及50以下这两个范围。初步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处于中等程度,有待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影响大学生幸福感高低的主要因素与学校与专业,情感状况,生活条件,学习情况,对外来的规划,考证,课余时间安排及就业问题等。以下是本次调查的部分文字分析结果:
首先就男女比例而言,调查人群中幸福感最高的区间里女生略占多数。从当前社会来看,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大致为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男生应该有比女生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而大部分在校男大学生同样有这样的认知,因而在潜意识里不自觉的增加了自身压力。然而在现代观点中,这种认知是有历史遗留因素且并不是十分科学的;
就日常交际而言,幸福感最高的是朋友较多的而不是只有几个至交的一类人。朋友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有几个至交本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若交际范围只止于这几个人,生活圈子势必会缩小,参与的集体活动也会减少,生活内容缺乏群众基础,幸福感自然会下降;
对未来是否有明确规划也影响着幸福感的高低。幸福感最高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对未来有明确规划正在努力实现的,而幸福感最低的大部分人对未来没有方向,走一步算一步。一份具体的计划表可以让杂乱而空闲的生活井然有序,也可以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在某些程度上还有利于缓解压力;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高低还取决于就业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就未来就业有点担忧的人反而是幸福指数最高的。这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压力与动力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没有压力并不是好事,很有可能是没有目标和明确方向,并不意味着好的心态。适当程度的压力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强化一个人的信念,并敦促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数据分析还显示丰富的课余生活也是可以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的。鉴于大学课程安排的特殊情况,闲暇时间很是丰富。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并加以合理的分配,参与各项有兴趣的活动,不仅可以调动个人积极性,融入大集体,扩大交际范围,也不会再有人觉得大学生活无聊乏味甚至无事可做。
此外,在我们之前所总结的各项因素中,也有部分经调查统计发现是影响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媒体技术0607-2试卷-09207021-A.doc
- 多媒体技术习题考答案.doc
- 多媒体论文英语学论文.doc
- 多层和高层钢筋凝土房屋抗震设计.docx
- 多思善想__学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doc
- 多林镇中心学校013届小学毕业生特长测试实施方案.doc
- 多款不同口味芝蛋糕的烘焙制作方法.doc
- 多款简单家常菜做法.doc
- 多点温湿度监控决方案.doc
- 多种气体检测仪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LCD超大屏显示屏声光振动提示.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