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双鸭山市气象局解析.pptVIP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双鸭山市气象局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科协学术年会气象学术交流会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对2011年11月12—14日鹤岗地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前期当地基础温度较高,同时也积聚了一定不稳定能量,为后期大幅度降温及大风天气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从环流形势来看,高空属经向环流型,冷平流明显;地面受冷高压控制,当地降温幅度大,温度低。 关键词:基础温度;不稳定能量;经向环流 1、天气概述 2011年11月12—14日,受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鹤岗市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48小时降温幅度10.2℃,最低气温达到-13.8℃,同时伴有4-6级偏北大风。由于前期温度较高,气温骤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农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准确、及时做好寒潮天气预报服务非常重要。现从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等方面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预报寒潮的水平和能力积累经验。 2、环流形势的演变特点 2.1 冷空气源地及移动路径 2011年11月11日在东亚中高纬持续为冷涡控制,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地区积聚加强后经蒙古国南下进入我国,影响我国的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蒙古地区低槽斜压不稳定发展,位于低槽前的阻塞高压受到暖平流动力加压作用迅速发展,脊线由NW-SE向逐渐顺转为NE-SW向,同时脊点向北伸展,环流经向度明显加大;脊前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向南输送,并在蒙古西侧堆积;高空脊东侧的低压横槽区扩大、加深。引导槽后冷空气南下,使地面高压加强,冷高压前沿的冷锋影响到内蒙古和东北交界处。 11月12日08时850hpa -16℃等温线已进入我省北部地区,随着冷高压的加强,13日08时冷空气东移,中心北抬,-16℃等温线移入鹤岗地区,主体冷空气侵入,20时-20℃等温线进入我省,14日20时-20℃等温线已控制鹤岗,致使温度下降,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为10.2℃。15日冷锋移出 2.2 高空天气形势 10日乌拉尔山高压脊,有较强暖平流输送,切断正常的西风环流,有利于阻塞形势维持。以东整个为一槽区,北纬60°N以北有一低压系统,沿乌拉尔山高压脊前引导的极地冷空气在这里积聚,形成了强冷空气酝酿形势。10日20时欧亚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型,北纬50°N 以南地区为平直偏西气流,这种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11日高空槽移至贝加尔湖且加强,随着冷槽的加深东移,乌拉尔山脊东移加强,高压脊上暖平流和负涡度平流有利脊的发展,从而使冷涡后部偏北风加大,继续引导冷空气南下。 高压脊呈NE-SW走向, 向东北方向伸展,乌拉尔山脊前东北气流使得冷空气向南输送和温度槽南压、加强(如图1 所示)。12日08时冷槽加强成涡并移至贝湖,在东移过程中随着冷空气的不断补充加强,引导冷空气南下的冷槽加深发展,槽后脊前西北气流极强, 导致冷空气南下,槽后受西北气流控制。12日20时高空脊移至贝湖并加强,在脊前偏北气流和低涡偏西气流间形成一个很深的温度槽,槽后有很强的冷平流。13日08时850hpa -16℃等温线移至鹤岗,同时冷中心继续南移(如图2 所示)。 13日20时850hpa高空冷中心为-20℃,500~850hpa等高线和等温线交角较大,温压场形势为温度场落后高度场,冷平流较强,冷平流使横槽东南方产生负变高,槽后暖平流正变高,这预示着横槽将转竖,环流由纬向转为经向,引导地面冷高压分裂并向南加深。夜间我区已受西北气流及主体冷空气影响,从而我区气温下降,最低气温达到-13.8℃,寒潮过程结束。 2.3 地面形势 由地面形势图可以看出,10日地面低压在贝加尔湖西北,11日低压移至贝湖以东,冷锋后西北风有所加强,冷锋后三小时变压为正,冷锋前三小时变压为负,正负变压呈西北-东南向,这种形势为锋面提供有利的变压场,为大风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3日地面低压移至50°N、130°E附近,由于高空槽后受西北气流的引导,致使极地冷空气大量堆积在高空槽后,对应地面冷锋加强,冷锋后为冷高压控制,刮西北风。蒙古气旋东移发展,与地面冷高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剧增,是形成大风的主要原因。蒙古到我区西部为大范围的正变压,使冷高压强度 加强,预示我区将受高压前部影响,14日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为1040hpa(如图3 所示),随着冷空气进一步南压,高空500hPa有一冷中心相配合,说明强冷空气已经堆积,强降温过程也随之开始,地面最低气温下降到-13.8℃。由于前期我区受暖脊控制,温度较高,冷空气控制后气温明显下降,出现了寒潮天气。此后,直至15日,我区始终位于冷涡后部,温度维持较低。 4、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到1045hpa,强冷空气在西伯利亚、蒙古堆积,是寒潮爆发的必要条件。 5、从温度平流场看,寒潮爆发前长时间维持暖平流,气温明显上升,有助于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增大。冷平流经下沉运动扩展到低层,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