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唐曹松《己亥岁》别解.doc
晚唐曹松《己亥岁》别解
摘 要:曹松是晚唐较有名气的一位诗人,学术界对晚唐文人的关注,多集中在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身上,与其同时代的诗人如方干、贯休、齐己也有系列的研究,但是对曹松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曹松的诗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抱负,诗歌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容忽视。笔者试图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个角度管窥曹松的《己亥岁》,重新解读这首传世名作。
关键词:后现代解构 曹松 己亥岁 封建科举
在唐代这么一个盛产诗歌的王朝,在李杜王白韩等巍巍大家的光环照耀之下,晚唐的曹松的确算不得是一个耀眼的诗人,可即便是时与晚唐齐己、贯休一起小有名气,但终被大浪淘尽,尘封于滚滚红尘中。但是他的名作《己亥岁》(二首其一,成约879年),却为世人所熟知。仔细品读也可从中发掘出别一番滋味,那不单单是忧国忧民的士子情怀,更包含了一股深层的自哀自伤。
己亥岁
曹松(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文学作品对于世态人情、时代风气有着重要的反映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获得对其所反映的时代的生动、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文艺的认识作用之一。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文学,因为创作的主体无法不受其所生存的时空的影响和限制,中国古代文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最能反映唐人风貌的莫过于诗歌了。[1]如果以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来品鉴,那么,笔者甚至认为这乃是一首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先锋之作,比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巨著《儒林外史》(约1750)早了800余年。
1、关于此诗的传统解读
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又进一步动摇了其统治的根基。为了挽救大厦将倾的局面,统治者一面采用封官晋爵等手段,拉拢、利诱文人武夫替其效力卖命;一方面穷凶极恶地对义军进行血腥镇压,使江南江北皆成战场(亦是名利场),这就是所谓的“泽国江山入战图”。随同战乱而来的必然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造成残酷的杀戮。而真正的受益者却是像高骈一样的刽子手。他们的升迁都是踩在人民无辜的累累白骨之上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谓是全篇诗眼所在,词简而意无穷、“一”与“万”,“荣”与“枯”的鲜明对照,令人触目惊心,足以深刻揭示封建王朝的统治实质。[2]
2、关于此诗的现代解读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3]就内容形式而言,此诗前两句高度概括了兵荒马乱、铁血镇压的唐末民生。仅以“泽国”“江山”“战图”的意象就准确、形象、生动、含蓄地传达出战火已经蔓延至大江以南地区,生民已经不敢奢望樵苏之乐。在结构上,图景的转移、时空的综合、苦乐的对比都使得此诗富于跳跃性,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在节奏韵律,无论是押韵,还是语音声调的起伏缓急,都使诗的情感脉络、节奏脉络相得益彰。“泽国江山入战图” “一将功成万骨枯”让诗化静为动,纷纷战火、民不聊生、战士牺牲的场面感觉历历在目。
3、关于此诗的后现代解构---控诉封建科举制的先锋
3.1 封建科举制的大致衍流
封建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自隋代开创、唐代确立、宋元明清沿袭其间500年的形成、演变、终止真算是一波三折。隋朝的科举考试还是科举制的雏形,到了唐朝内容形式已经相当完备,宋代在内容制度上进行改革,元代对科举的不重视致使科举制一度中落,明朝进入鼎盛时期,清代则日趋没落,弊端尽显。
3.2 “批武”字面下的“批文”
尽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就始建进士科,但是由于当时世家贵族权利被削弱,因此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和确立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文人对科举制由最初的向往、讴歌到厌倦、控诉的情感走向,也深邃地反映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作品里。
滥觞于《诗经》之《东山》《采薇》诸篇的反战诗,从最初的欲言又止转而自哀自悼发展到此篇的直斥控诉,全篇诗眼“一将功成万骨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与“万”,“成”与“枯”的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战争造成民不聊生的生存惨状,充分展示了唐末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深沉灾难,而官僚武夫们却踩着人民的累累白骨封侯拜将。诗作言简意赅,字里行间表现出一个正统文人士大夫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轻声低诉,苦苦哀求(凭君莫话)。
但是,“思想不是以教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概念,而是构成充意在作品里的灵魂”[4]从另一个角度或者说更深层次的隐含题旨来看,或许可以认为这是诗人对自己及其与诗人具有相同命运的晚唐底层文人的深切的悲哀和自伤。诗人是以生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规范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老年康复习题.pdf VIP
- 2024全民反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200道).docx VIP
-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课件.pptx VIP
- 物业保安部管理服务手册.doc VIP
- 静电场中的能量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VIP
-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pdf VIP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氧化聚乙烯蜡(OPE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信捷DS3-DS3E-DS3L系列伺服驱动器用户使用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