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解题程中的应用AAAA.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形结合在解题程中的应用AAAA

数形结合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西北师范大学 罗科新 摘 要: 数学是一门知识比较抽象、难掌握的学科, 数学学习也就成为许多学生的一个老大难. 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为解决这个难题开辟了一条捷径. 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数, 一部分是形. 将数与形联系起来称之为数形结合. 有时单纯的用代数解决代数问题, 用图形解决几何问题都存在弊端, 用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种特性, 或用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 就会使问题豁然明朗.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了数形结合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运用等. 关键词: 数形 结合 解题 最值 方法 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知识, 数学问题的解决有时是很难想象的, 用普通方法求解比较困难. 如果我们善于根据所给的数式构造图形, 把数量关系转化成相应的图形问题, 就能充分借助于几何知识加以解决, 就可以使问题化繁为简, 变难为易, 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尽快地找到解决途径,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指出的: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非”. 教学中注意这一思想方法的渗透, 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并能在学生的人认知结构中有机地沟通数各分支内在的联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形结合实际上是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 表示实数与直线上的点之间所具有的一一对应关系数轴, 表示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所具有的一一对应关系的平面坐标系, 表示复数与平面上的点之间或复数与平面上以某定点为始点的向量之间所具有的一一对应关系的复平面. 有一些关于数的知识, 其自身就是借助于形来表示的, 也可算作数形的结合, 如锐角三角函数是借助直角三角形来定义的. 数学以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而数和形是互相联系, 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 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 是数学活动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策略. 数和形式数学中最基本的两大概念, 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支柱. 在客观事件中是不可分割的联系的问题. 数形结合在解题过程中起着莫大的作用, 大量的几何问题的解题离不开代数方法, 而代数、三角学科中的很多数量关系又可以利用图形来解决, 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重视数形结合. 但是, 数与形如何结合起来呢?数形结合在实际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呢?大致分以下两种情况: 用图形解代数问题, 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 1 借助于数轴 设命题甲为, 命题乙为, 那么( ).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图1 分析: 命题乙等价于或, 从数轴上(图1)可以看出, 甲命题是乙命题的真子集, 当甲命题成立时, 乙命题也成立;反之, 当乙命题成立时, 甲命题未必成立, 即有甲乙: 但乙不能推出甲.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解: 选(A). 已知, 命题甲为:两个实数满足;命题乙为:两个实数满足 且 那么. 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甲既不是乙的成分条件, 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图2 分析: 观察下列数轴(图2), 是一个点, 它在与这两点之间, 和 也是一个点, 它们都在和这两点之间. 乙是甲的真子集, 若两个实数满足乙, 则必满足甲, 但若满足甲未必满足乙. 甲是乙的必要非成分条件. 解: (B) 评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所以在数轴上, 对于数与点可以不加区分, 数就是点, 点就是数, 例如:数5就是点5, 数-5 就是点-5 , 各是一个数, 从而也各是一个点, 点在开区间内, 点和点都在开区间内. 这样我们就把数的问题完全看成点的问题, 即把代数问题完全看成几何问题. 还应该指出, 把 各看做一个数, 事实上, 也应用了换元思想. 解不等式 . 解: 巧用零点分区法, 很显然如(图3)所示 图3 不等式的解集为. 评述:借助于数轴, 避免了多次较繁的讨论. 1.2 借助于图象 已知为锐角, 求证. 证明: 作(锐角), 取, 连接, 如图4所示, , 过点作于,过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显然, , , 且 由图形直观可得,.即, , (为锐角) 图4 评述:本例若直接用三角形证明就会很繁,但通过做辅助图形并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将三角函数的比较转化为面积的比较,简化了解题途径. 已知,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已知等式可化为,它表示以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如

文档评论(0)

hjq93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