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_高文言文特殊句式_专题整合(精品)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特殊句式
(定/的)主+[状]/地谓得/〈补〉+(定)宾
“是”字句/判断句
主动句和被动句
抓标志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
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
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
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
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被”表被动。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帝感其诚。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三、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
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
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
○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
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孤臣唯命是听。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