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n soft clay area JGJ83-2011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 编:李显忠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n soft clay area JGJ83-201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年12月0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XXXX 北京 前 言 根椐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进行了修订。 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软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4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5测绘调查、勘探和测试;6地下水;7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8天然地基勘察;9地基处理勘察;10桩基工程勘察;11基坑工程勘察;12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 规程修订和增加的主要内容是:1.将原规范由八章调整为十二章;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3.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中明确了软土勘察等级,初步勘察的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和初步勘察的勘探孔深度;4.修订了“调查、勘探和测试”一章,强调软土地区应加强原位测试工作,规定了原位测试的试验项目、测定参数、主要试验目的;5.修订了“地下水”一章,增加了“现场勘察时地下水测量要求”和“抗浮设防水位确定”内容;6.修订了“强震区场地和地基”一章,增加了“软土地区地震效应勘察内容”和“当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时,对厚层软土分布区软土震陷可能性的判别”内容;7.增加了“天然地基勘察”一章;8.增加了“地基处理勘察”一章;9.修订了“桩基工程勘察”一章,增加了“单桩极限承载力根据地区经验按土的埋深和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计算”的内容和“附录E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经验公式”;10.增加了“基坑工程勘察”一章;11.增加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一章。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参编单位: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勘察院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李显忠(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邓文龙 吴永红 陈希泉 杨俊峰 李峰 周宏磊 林胜天 顾国荣 滕延京 樊有维 主要审查人员名单:方鸿琪 王静霞 宋二祥 姜建军 阎德刚 金淮 周与诚 汪一帆 张效军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软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4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4.1 一般规定 4.2 勘察等级 4.3 可行性研究勘察 4.4 初步勘察 4.5 详细勘察 4.6 施工勘察 5 测绘调查、勘探和测试 5.1 一般规定 5.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5.3 钻探和取样 5.4 室内试验 5.5 原位测试 5.6 监测 6 地下水 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7.1 一般规定 7.2 抗震地段划分与场地类别 7.3 液化与震陷 7.4 地震效应评价 8 天然地基勘察 8.1 天然地基勘察要求 8.2 地基承载力确定 8.3 地基变形验算 8.4 天然地基的评价 9 地基处理勘察 9.1 一般规定 9.2 地基处理勘察与评价 10 桩基工程勘察 10.1 桩基勘察要求 10.2 承载力与变形 10.3 桩基勘察评价 11 基坑工程勘察 11.1 一般规定 11.2 勘察工作量及参数选用 11.3 基坑工程评价及地下水控制 12 勘察成果报告 12.1 一般规定 12.2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12.3 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 附录A 中国软土主要分布地区的工程地质区划略图 附录B 中国软土主要分布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表 附录C 试样质量等级的选择 附录D 土粒比重和泊松比的经验值 附录E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条文说明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a and symbols 2.1 Terminologies 2.2 symbols 3. SOFT CLAY AND ITS ENGINE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庭院设计课件 第五章 功能布局与平面设计.pptx VIP
- 2021年Fall AMC 10B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地矿集团面向校园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九一八事变(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22张PPT).pptx VI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doc VIP
- 广州某1200吨超低温金枪鱼冷库制冷系统设计.docx VIP
- 2025年美丽中国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中医辩证施护课件.ppt VIP
- Mysql数据库及应用 广东开放大学考试题库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