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秋-13-细胞核-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3、非组蛋白 酸性蛋白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种类多、数量少。 种属、组织特异性:调控基因表达 二、染色质的结构 染色质粗纤维(A)及消化处理后的细纤维(B)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染色质小体和DNA连接区,是由200bp的DNA结合9个组蛋白分子组成。 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由H2A, H2B, H3, H4各两个组成直径11nm的圆盘状八聚体,一段146bpDNA分子在八聚体上缠绕1.75圈, H1组蛋白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口,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这种H1组蛋白、166bpDNA、核心组蛋白八聚体组成的颗粒称染色质小体,相邻染色质小体之间约35bp为DNA连接区。 染色质丝即为核小体串联的直径10nm的纤维 H1、组蛋白尾(带正电荷易与连接区DNA相互作用),与卷曲形成30nm纤维相关  2、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euchromatin) 间期细胞中位于核中央及异染色质之间结构较为松散、碱性染料着色较浅的、螺旋化程度低的、转录活跃的有功能染色质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间期细胞中位于核的边缘、结构较为紧密、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螺旋化程度较高的、转录不活跃的染色质 恒定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各种类型细胞中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为结构异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域、端粒处,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质,与细胞分裂、分化和基因表达调控相关 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一定细胞类型或一定发育阶段呈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由常染色质凝缩、丧失转录活性后形成,了解最清楚的是哺乳类巴氏小体(性染色质) 3、染色质凝缩的结构模型  染色质通过凝缩形成染色体  四级结构:  DNA→10nm细纤维→30nm粗纤维→超粗纤维→染色体  非组蛋白的染色体支架和30nm袢环 四级结构 袢环模型     名词:核孔复合体、核小体 问答题: 1、间期细胞核有哪几部分组成?简述核孔复 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2、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及类型? 3、比较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特点及其作用 4、染色质与染色体有何异同? * * * * * * * * * 第十三章 细胞核(nucleus) 细胞核是原核、真核细胞区别的最重要标志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复制、转录的场所,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 大小:常用核质比NP=Vn/(Vc-Vn) 表示,快分裂的细胞NP0.5,胚胎细胞、肿瘤细胞核质比大,衰老、角质化细胞核质比小 形态:圆形、椭圆形、分叶型、肾形、杆状 数目:单核、双核、多核(肝细胞和心肌细胞可有双核,破骨细胞可有6~50个细胞核,骨骼肌细胞可有数百个核) 位置: 细胞核的形态随细胞增殖过程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分裂期无明显的形态,只有处在间期的细胞才有完整的细胞核结构。 间期细胞核结构: 核被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核液 本章重点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功能 染色质的组成、结构、染色质与染色体异同 核仁的结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核纤层的作用 第一节 核被膜和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 : 外核膜、内核膜、核周隙、核孔复合体 1、外核膜 外核膜外表面附着有核糖体,某些部位与粗面内质网连续 外核膜外表面还有中间纤维、微管附着,与细胞核在细胞内的定位有关 2、内核膜 内核膜内表面附着一层核纤层,核纤层对核内膜有支持作用 内核膜上有核纤层蛋白受体 3、核周间隙 20-40 nm宽 ,内含不定形物质和蛋白质、酶 4、核孔复合体※ ※ 核孔是胞质和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 直径9nm 密度与细胞种类及细胞转录活性有关 一般哺乳类细胞核孔复合体为11个/μm2,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达60个/μm2,成熟红细胞中核孔1-3个/μm2 核孔复合体的核蓝模型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 胞质环:8条胞质丝 核质环:伸出8条细纤维,被端环连在 一起形成核篮 中央运输体:孔径9nm 辐:把胞质环、核质环、中央运输体连 在一起固定到核膜上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 核被膜上内外核膜融合处形成的复杂的通道结构,由胞质环、核质环、中央运输体和辐组成。对进出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有限制和运输作用。 组成核孔复合体的核孔蛋

文档评论(0)

me54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