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未溃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患者可有手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期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肿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跌阳脉减弱。继之疼痛呈持续性,指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干燥,毫毛脱落,指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跌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多发于40岁以上的老年人。
(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3)下肢动脉性缺血性改变(发凉,疼痛,溃疡,坏疽等)。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踝/肱动脉压力比值≤0.9
(二)证候诊断
1.痰浊阻络证:
四肢困重,肢体发凉疼痛,或活动艰难、步伐不利、间歇性破行,甚则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而沉迟、沉缓。
2.阳虚寒凝型
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伐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甚或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3.虚损不足证
患肢皮肤干燥,脱屑,光薄,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身体消瘦且虚弱,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间歇性破行,甚或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4. 在上述三型基础上兼夹瘀血阻络,患者疼痛持续,甚则彻夜难眠,指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有瘀斑或舌质降,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痰浊阻络证:
治法:通络和血,化痰降浊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当归、桂枝、茯苓芍药、 桃仁半夏橘红南星细辛、炙甘草益气炙桃仁气压式肢体血液循环治疗仪通过由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充气过程,将淤积的淋巴液推回血循环中,加速肢体静脉血流速度,消除水肿;促进淤血静脉排空及肢体动脉灌注,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
? 内膜厚度
(mm) 动脉内膜粥样斑块(个) 内膜粗糙(例)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mm(处) 动脉血管内径内径(mm) 狭窄率(%)及狭窄分级 血流峰时速度(cm/s) ?
治疗前、
治疗一月、
两月、
三月、
六月分别测量 股总动脉 R ? ? ? ? ? ? ? L ? ? ? ? ? ? ? 股浅动脉 R ? ? ? ? ? ? ? L ? ? ? ? ? ? ? 腘动脉 R ? ? ? ? ? ? ? L ? ? ? ? ? ? ? 胫前动脉 R ? ? ? ? ? ? ? L ? ? ? ? ? ? ? 胫后动脉 R ? ? ? ? ? ? ? L ? ? ? ? ? ? ? 足背动脉 R ? ? ? ? ? ? ? L ? ? ? ? ? ? ? 3.转归预后指标:①患肢粗活率;②截肢率。
周 围 血 管 科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酸形成)
筋瘤(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育婴员职业守则课件.pptx VIP
-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VIP
- 2025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第1部分 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把握(讲义)(教师版).docx VIP
- 硅铁冶炼培训课件.pptx VIP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规划.pdf VIP
- 政务云平台 第4部分:系统部署和迁移要求_地方标准编制说明.pdf
- DB37T-政务云平台监管指标体系及编制说明.pdf VIP
-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检试测卷.doc VIP
- DB37T 4394.4—2024政务云平台 第4部分:系统部署和迁移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