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限时检测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的结构
解析 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 B
2.(2014·南昌联考)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解析 由题干信息“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和“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可知: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进行传递时不需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而是以电信号的形式直接通过电突触进行传递,所以传递速度较快,A项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化学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题意,电突触间隙两侧膜是对称的且形成通道,故带电离子可双向移动,即神经冲动可通过电突触双向传递,B项错误;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项正确;根据题意,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无论是电突触还是化学突触都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D项正确。
答案 B
3.(2014·金华八校联考)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解析 A正确,乙图中①是突触后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是大分子),神经递质释放是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的,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由于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导,即图中的C到D,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增强;C错误,在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不能从E传递到F;D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导(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即图中的C到D,刺激C处,A、D点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但是不是同时检测到,因为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突触上(C到D)是化学信号,电信号比化学信号传导快,即A比D点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答案 A
4.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能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解析 有糖蛋白的一侧为膜外侧,则Ⅰ侧为细胞膜外侧,Ⅱ侧为细胞膜内侧,故A错误。脂质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B(磷脂双分子层)密切相关,故B错误。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被释放依靠胞吐作用,故C错误。
答案 D
5.(2014·浙江六校联考)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
B.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C.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属于反射
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解析 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时将神经递质胞吐到突触间隙中,因此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加,A错误;①为感受器,能接受一定的刺激,而不是各种刺激,B错误;反射活动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因此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正确。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生物遗传与变异复习概览.ppt
- 8职业生涯管理解析.ppt
- 八年级生物蒸腾作用概览.ppt
- 八年级生物知识抢答赛终稿概览.ppt
-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复习课概览.ppt
- 八年级双语汉语第一课(皮靴)概览.ppt
-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项目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概览.ppt
- 八年级物理_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沪科版概览.ppt
- 八年级物理_眼睛与视力矫正_沪科版概览.ppt
- 8中华文化的勃兴(用)解析.ppt
- 9第九章步行功能训练解析.ppt
-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四讲免疫调节限时检测分解.doc
-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限时检测分解.doc
-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第二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限时检测分解.doc
- 巴洛克艺术概览.ppt
- 9第九章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解析.ppt
- 【导学教程】2016届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分解.doc
- 9第九章核苷酸代谢解析.ppt
- 【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专题11生物的变异(近3年真题+模拟)分解.doc
-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风格异同(家具)概览.ppt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医学成像技术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幼儿园防恐防暴演练总结(32篇).docx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ktv酒水供销合同范本.docx VIP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9讲 《反兴奋剂条例》.ppt VIP
- 无人驾驶技术在矿用电机车的应用.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pdf VIP
- (高清版)B-T 19889.7-2022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7部分: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