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切 诊 ? ?【目的要求】 1、掌握寸口脉和诊断方法,脉象要素,常脉及其特点,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脉象的分类及相似脉的鉴别,相兼脉及其主病规律。 2、熟悉脉诊的原理及临床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妇人脉和小儿脉的特殊性。 3、了解遍诊法、人迎寸诊法、仲景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282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寸口脉及其诊脉方法,常脉脉象及其特点,病脉分类及28种病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 2、难点 脉象形成的原理,指法,各种脉象的辨识,相似脉鉴别,真脏脉。 283 【学习要求】 1.说明影响脉象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和次要素。 2. 了解诊脉的部位。 3. 掌握正确的诊脉方法,能按要领操作。 4. 理解正常脉象的特征和含义。 5. 记住19种觉见病脉的特点与主病,分析形成机制。 6. 解释相兼脉的含义及主病规律。 284 【学习纲要】 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即脉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人的诊察方法,称脉诊。脉象是脉搏波搏动应指的形象。 它是由脉位的深浅、长短,脉率的快慢,脉力的强弱,脉律的整齐与否,脉管的粗细和搏动范围的大小,脉动的流利度,脉管的紧张度,管壁的软硬度,气血的充盈度,诸方面变化的综合体现,而非简单的数脉搏次数. 285 ㈠脉象形成的原理 概括地说,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其他脏腑的作用是协助脉象的形成。 1.心、脉的作用 心脏—心,主身之血脉,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脉—指血脉、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有约束和推动血流顺从脉道运行的作用,是气血周流不息正常循行的条件。 287 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因之产生了收缩、舒张运动,形成了脉搏波,脉搏波搏动应指的形象,即为脉象,故心脏与血脉共同作用,形成了脉象。其中,心气心阳是功能和动力,心阴心血是物质基础。 288 心脏: 搏动增强和加快,脉象有力而数 搏 动减弱和迟缓,脉象无力而迟 搏动不规律,脉象促、结、代 收缩、紧张度增高—紧脉 血管: 管壁硬化、硬度增高—弦脉 扩张粗大,搏动范围增大—洪脉 细小、搏动范围小—细脉、濡脉、弱脉、微脉 走向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289 2.气血的作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是脉的内涵。脉是气血的处所和通道。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血液的正常运行和心脏的正常搏动,依造气的推动、固摄和调节作用。 气血冲和,血脉充盈,循环畅达流利—脉象和缓有力 气血亏损,充盈不足,循环不畅—脉象细、迟、短、涩 290 ? 3.其他脏腑的作用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而且与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关系都十分密切。 概括如下: 气血的推动 ↓ 肺气敷布→保证气血←肝气的调节 正常运动 (常脉) ? 脾气的统摄 肾气的鼓动 291 脏腑、气、脉管等的共同作用,保证了气血在脉中的正常运行,形成了常脉。所以,影响脉象形成的因素包括心脏及其他脏腑、气血、脉管及脉管周围的状况,任何一脏腑,或者气血,或者脉管,或者脉管周围的状况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脉象而发生改变。 292 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1.诊脉的部位 ⑴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诊法。遍诊上、中、下各三部有关的动脉。 ⑵三部诊法《伤寒论》只诊寸口、趺阳、太溪三部。 ⑶人迎寸口诊法《灵枢》——人迎、寸口两部互相参照诊病。 ⑷寸口诊法《难经》、《脉经》——仅诊寸口一个部位,寸口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分侯不同脏腑的病变(表5-2)。 293 表5-2 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分候五脏六腑 左 心 肝(胆) 肾 小肠 膀胱 寸口脉 寸 关 尺 右 肺 脾(胃) 命门(肾)大肠 (上以候下) (下以候下) 294 通过各部脉象的变化,反映脏腑气血的病变,还应结合其他三诊,综合判断,不应机械对待。 临床诊脉首先综观三部脉的共同特征,了解脉象变化与病性病病位的关系;然后再比较六部脉象,是否在某一部位有特殊变化,根据寸口脉与脏腑相应的关系,推断发病部位;这就是所说的“独异”的主病概念。 295 2.诊脉方法 诊脉时尤当注意的是医患的体位和医生指法的运用,这里将体位和指法作简略概括。 ⑴体位:侧坐仰卧、 臂平即可、 直腕仰掌、 气血调和。 腕垫脉枕、高度同心、医得宁神、平息辨认。 平息是要求医生在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以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的脉率。 296 ⑵指法:中指定关 三指平齐 指目按脉 疏密相宜 三部九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