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电的危害及防治 Static electricity 常见的静电现象 皮带传动打滑时,皮带上的静电 吸取、灌注和储运易燃液体(汽油、酒精),静电电压高达数千伏,引起汽油蒸汽爆炸 粉尘在空间浮动和空气相互摩擦碰撞,附件又有接地金属时,就会出现火花引起爆炸 运送汽油的油车,油箱里的汽油不停的晃动,轮胎是绝缘的,电荷在油箱上积累 人体带静电 飞机高速飞行与空气流的摩擦 静电的产生 静电 静止电荷 简单地说,静电是由两种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固体、液体和气体静电起电原因各有特点 固体的起电 接触分离起电 两个不同固体材料接触距离达到25埃(10-10m)就有电荷的转移发生(隧道效应) 1796年伏特(英)发现带电序列 (+)铝、锌、锡、镉…..汞、铁、钢、铜、银、金铂、钯、二氧化铅(-) 偶电层 两金属间产生等量异号的电荷层 逸出功 使一个电子从物体内部转移到物体外部真空中去外力所做的功w 两金属界面的电位差V12 有关系eV12=w1-w2 V12在十分之几至几伏之间。为什么突然分开时能产生上万伏的电压? 隧道效应 1957年受雇于索尼公司的江崎玲於奈发现当增加PN结两端的电压时电流反而减少,这种反常的负电阻现象解释为隧道效应。 1962年,年仅20岁的英国剑桥大学实验物理学研究生约瑟夫森预言,当两个超导体之间设置一个绝缘薄层时,电子可以穿过绝缘体从一个超导体到达另一个超导体。不久得到P.W.安德森和J.M.罗厄耳的实验观证实——电子对通过两块超导金属间的薄绝缘层(厚度约为10埃)时发生了隧道效应,于是称之为“约瑟夫森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确立了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例如,在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时,当电路的尺寸接近电子波长时,电子就通过隧道效应而穿透绝缘层,使器件无法正常工作。 隧道效应 经典物理学认为,物体越过势垒,有一阈值能量;粒子能量小于此能量则不能越过,大于此能量则可以越过。例如骑自行车过小坡,先用力骑,如果坡很低,不蹬自行车也能靠惯性过去。如果坡很高,不蹬自行车,车到一半就停住,然后退回去。 量子力学则认为,即使粒子能量小于阈值能量,很多粒子冲向势垒,一部分粒子反弹,还会有一些粒子能过去,好像有一个隧道,故名隧道效应(quantum tunneling)。可见,宏观上的确定性在微观上往往就具有不确定性。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隧道效应并不影响经典的宏观效应,因为隧穿几率极小,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宏观的隧道效应也会出现。 固体的起电 续 物理效应起电 压电效应,石英晶体在1kg的压缩力下,可产生百分之几的电位差 热电效应 石英晶体也有热电现象 感应带电 指静电场对金属导体的感应带电现象 液体静电的产生 液体流动带电 电阻率较高的液体在金属管道里流动时,由于液体里有杂质,在金属管壁上形成约一个分子层的电偶层 液体-气体界面起电 水是极性分子,当水分裂成细末时,水滴呈正电性,飞沫呈负电性,即雷纳效应(雷纳在阿尔卑斯山的尼亚加拉瀑布前发现的) 气体静电的产生 纯净的气体不容易产生静电 分子间距是分子直径的几十倍 接触机会少 气体产生静电的原因 加压时,接触机会加剧 气体内部含有灰尘、金属粉末、液滴、水锈等 静电的危害 引起爆炸及火灾 电击 直接伤害 二次伤害 影响生产 电子器件误动作 防碍生产,吸附尘埃、粉体吸附于设备、印刷时纸张不齐(不能分开) 静电放电形式及其能量 电晕放电(corona) 在带电体的尖端放电,放电能量密度≦10-2mJ 传播 刷形放电(propagating brush discharge)带电量大的非导体与较平滑的接地导体之间易产生刷形放电。沿面放电,放电通道有分叉呈树枝状,放电能量可达mJ级 堆积粉尘的放电 cone discharge,bulk surface disch. 呈现能量较集中的放电回路,放电能量的级别在10-2~102mJ ,是比较危险的放电形式 火花放电 spark discharge 带电体和和接地体在间隙很小的情况下间隙间突然放电,不分叉,瞬间可释放较集中的能量,达到数百mJ 静电火花引发粉尘爆炸危险性 人体放电 人体是静电的导体,放电形式为火花放电,能量集中,危害性较大 坐在木凳上身体可产生2万伏电压,在地板上走过可积蓄5万伏电压 人体静电火花能量: 人体电容(我国)约在150~350pF 假定静电电压数千伏 静电火花的能量≥0.2mJ 足以引燃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爆炸性环境 设备放电能量 静电荷的累积 静电荷累积 静电荷产生 产生静电物体的电学特性和产生静电荷条件和环境 电学条件 固体材料的电阻率越大,产生静电越高,反之亦然 静电荷的累积(续) 电学条件 液体静电的产生取决于含杂和液体自身的体电阻率 含杂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