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作业指导书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 适用范围 1 4. 施工准备 1 4.1工序质量经验收合格 1 4.2设备满足方案要求 1 4.3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 1 5. 施工方法 1 6. 工艺流程 2 6.1施工程序 2 6.2明挖基础验槽 2 6.3施工缝处理 2 6.4模板工程 2 6.5钢筋工程 3 6.6混凝土工程 3 6.7大体积混凝土 9 6.8高温施工 10 6.9冬季施工 11 7. 主要机具及设备 11 8. 劳动力组织 11 9. 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12 9.1质量控制要点 12 9.2实体质量 12 9.3缺陷处理 12 10. 安全措施 14 11. 文明环保措施 14 1. 编制目的 规范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过程施工工艺,指导混凝土结构施工。 2. 编制依据 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 2003年版) 2.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2.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2.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2011版) 2.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 2.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2.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2.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现浇结构的普通混凝土施工,不适用于水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特殊混凝土结构施工。 4. 施工准备 4.1工序质量经验收合格 了解天气预报,避开不利于混凝土浇筑的天气,或准备好应急措施。浇筑前的检查包括明挖基础地基处理,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质量,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 4.2设备满足方案要求 检查机具种类、规格、数量是否符合本次浇筑要求,运转是否正常。 4.3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 主要检查水电供应以及原材料储备情况,防止施工中断。 5. 施工方法 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类型主要有柱、板、梁,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浇筑采用泵车、地泵、汽车吊配备斗容器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 6.4模板工程 6.4.1模板分为定型模板和组合拼装模板,按材质分为钢模和竹胶板模板。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选定,且符合“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要求。 6.4.2模板必须严格按照测放的边线、结构尺寸安装,做到平面顺直,竖向垂直。有预拱度要求的,应按设计或实测数据预留。 6.4.3模板加固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做到稳固牢靠。模板固定采用设置内拉筋方式的,拉筋必须穿套管,以保证结构耐久性。 6.4.4模板间接缝平整严密,防止漏浆。 6.4.5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适合的隔离剂,隔离剂严禁采用废机油。模板涂刷隔离剂后暂时不安装的,应贴薄膜防止沾染灰尘杂物。 6.5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及安装要点详见“钢筋加工及安装作业指导书”,本处仅简述要点如下: 6.5.1钢筋加工及安装宜采用定位、限位卡具,使加工的钢筋尺寸、弯曲度统一规范,安装的钢筋间距一致。 6.5.2钢筋及预埋件直径、数量、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5.3严格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设置及钢筋接头设置部位及连接质量。 6.5.4有绝缘要求的构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绝缘部位、数量、焊接质量以及接地电阻测量。 6.6混凝土工程 6.6.1配合比 6.6.1.1理论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条件、施工工艺以及原材料质量进行设计,并通过计算、试配、试件检测后确定。当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当施工工艺工艺未发生明显变化,原材料质量在合格的基础上发生波动时,可适当调整外加剂用量、粗骨料分级比例和砂率,但调整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与原配合比一致。 指挥部要求:减水剂必须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严禁使用萘系减水剂。 6.6.1.2施工配合比 每工作班前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当班施工配合比。 6.6.1.3混凝土浇筑申请管理程序 现场各道工序经过验收,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或施工标段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合同约定的指定人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