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巴菲特讲那投资的事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中国,巴菲特肯定是知名度最高的投资大师。不过,同时也可能是最遭“误读”的投资大师。在一些基金、私募及专家的不经意误导下,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被简化成了 “寻找好公司长期(甚至永远)持有”。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在“次级贷危机”的动荡中,巴菲特用一次次出手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的投资教学课,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巴菲特式投资绝非那么简单和缺乏艺术性。   第一课   并非好公司就值得长期持有   当如此众多的专家宣扬应当长期投资,好公司买入后就该死捂不放时,巴菲特以清仓中石油的举动,对那样的观点作了精彩绝伦的回应。   那还是在次级贷危机尚未扩大,A股仍处于牛市末期的2007年年末。伴随中石油将要发行A股的消息刺激,其H股股价自11港元区域开始快速拉升,在拉升的过程中,巴菲特就分批出售中石油,最后以13.47港元左右均价清空所有持股。对于清仓中石油,巴菲特指出,其2004年购买时,中石油的市值约370亿美元,而他和芒格认为它价值约1000亿美元,所以当中石油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甚至一度膨胀至2750亿美元时,巴菲特自然选择离场。   当然,在市场的狂热气氛中,中石油H股一度高达20.25港元,市场充斥了一片对巴菲特的嘲笑,尤其是那些以48.62元天价买入中石油A股的投资者,嘲笑巴菲特“抛早了”无疑有助于加强自己持有中石油的信心。   然而,时间证明巴菲特依然是最后的赢家。姑且不论从48.62元飞流直下惨跌至如今12元上下的A股,即使是H股如今也不过7元上下,相较巴菲特的清仓价也几近腰斩。   是的,巴菲特曾经说过“若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达十年以上,那么你当初根本就不要买进。”但问题就在于做好持有十年以上的准备买入一个股票,绝不等于买入后就一定要无条件地持有十年以上。巴菲特曾经说过,伟大的企业值得永远拥有。只可惜,对于这句话许多人只记住了后半部分,而没有留意“伟大的企业”这个极为严格的限定。哪些是伟大的值得永远持有的企业,曾几何时巴菲特选择了华盛顿邮报、geico保险、可口可乐和大都会ABC这四家企业,但是伴随时间推移又将大都会ABC剔除。可见即使是巴菲特曾经扬言要永远持有的企业,其也仍旧会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决定。   事实上,回首巴菲特的投资历程,其离场的时机选择之高妙绝不亚于其入场的水平。早在巴菲特还不为我们熟知时,在他还担任类似对冲基金的合伙投资企业管理人的1969年,当其通过投资获得巨大收益但面对大量蓝筹股的市盈率超过50倍时,依然选择抛售所有股票投资,清盘合伙公司,选择了退休。而在之后不过数年,一次大熊市的来临让此前那些以50倍以上市盈率交易的蓝筹股全部跌至个位数市盈率的估值水平,而巴菲特的及早离场,使其全身而退。 掌控了伯尔希克·哈撒韦之后,虽然巴菲特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的卓越投资为众人所熟知,但其实其同样有着大量持有年限仅为1-3年的短期投资,其中不少同样获利不菲。   当然,若要说巴菲特最为卓越的一次离场决策,当属其1998年对旗舰公司伯尔希克·哈撒韦的一次变相减持。那一年,巴菲特持有的大量股票都在以不可思议的估值交易,可口可乐市盈率高达62倍,华盛顿邮报为24倍,干奈特报业为40倍,连伯尔希克·哈撒韦本身亦以2.7倍的市净率在交易。由于伯尔希克·哈撒韦本身不过是一个持有大量子公司的控股企业,其理论市价应当等于所有持有投资的市价(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略微折价),2.7倍的市净率显然是一个极为高估的水平。面对如此疯狂的市场,巴菲特选用了另一个更为巧妙的方法——以220亿美元伯尔希克·哈撒韦的股票收购了通用再保险公司及其持有的190亿美元的债券。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巴菲特的又一次收购行为,但此后巴菲特抛售大量获得的债券转而买入其它估值更为合理的股票举动来看,巴菲特显然将收购视作了一种另类的抛售方法,一种可以快速抛售220亿美元股票而不会引起市场负面反应的“减持良方”——考虑到巴菲特是以2.7倍市净率出售伯尔希克·哈撒韦的股票,这相当于以 167倍 (62×2.7=167.4)市盈率出售其持有的部分可口可乐股权。   第二课   选银行股不是必胜绝招   在市场狂热中,大肆吹捧银行股投资价值的人层出不穷。在许多“专家”看来,银行股是分享经济成长的最佳途径,所以对于银行股可以“放心买,随便买,一路买”。然而今年以来许多金融股几近腰斩的行情无疑让众多投资者大呼上当。   这时候,再看巴菲特的投资,你便会发现巴菲特对银行股显然兴趣有限。诸如花旗、渣打这样知名度最高的银行股并未出现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美国银行巴菲特虽然持有但仓位极轻)——当然,巴菲特并未对银行股毫不沾手,富国银行是巴菲特的重仓爱股之一。   的确,富国银行绝对对得起巴菲特对其的厚爱。截至10月3日,花旗下跌37.3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