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中医临床症候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脓毒症中医临床症候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探讨其不同证型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脓毒症的中医防治及建立其常见的中医证候标准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辽宁中医药大学ICU病房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41例,进行年龄、感染灶、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脾胃气虚证8人,占19.5%;阴虚火旺证14人,占34.1%;血脉瘀阻证7人,占17.0%;腑实热证12人,占29.2%。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广泛分布于各型中。结论:通过对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将此作为研究中医药诊治该疾病的切入点,以便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脓毒症 中医证型 临床研究 脓毒症(Sepsis)是指各种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是机体对感染的全身炎性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IR),是感染、休克、创伤、烧伤、大手术后、重型急性胰腺炎等临床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yndrome,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Angus[ 1] 等人研究资料显示, 美国每年有75 万例严重脓毒症新发病例, 其中21. 5 万例死于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不全, 已超过了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而成为良性疾病的主要死因。本研究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1 年度至2012年度急诊科/ ICU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和回顾性分析, 为深入研究脓毒症中医症候提供基本资料。 1 研究对象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取自2011年至2012年我院急诊ICU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 1.2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诊断标准如下:按照2001 年国际脓毒症会议[2]诊断标准:有原发感染病灶或菌血症,同时具备下列4 项中的2 项:①体温38 ℃或36 ℃;②心率90 次/min;③呼吸频率20 次/min或PaCO232 mm Hg; ④白细胞计数12×109/L 或4.0×109/L,未成熟细胞0.10。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脓毒症伴急性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依据:脓毒症经充分液体复苏,仍存在动脉低血压,低灌注状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少尿或急性意识障碍)。 1.3中医诊断标准 传统的中医学没有提出“脓毒症”的概念,因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故多将其归入“外感热病”,并认为脓毒症与卫气营血辨证各阶段证候的表现存在大致的对应关系,故属“外感热病”范畴。又因《黄帝内经》云:“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又将其归为“伤寒”。许多医家认识到,中医书籍中的“温毒”、“疔疮走黄”、“疽毒内陷”之大部分可归属于现代医学脓毒症的范畴,脓毒症的大部分临床表现可分属祖国医学“外感热病”、“温毒”、“走黄”、“内陷”症的范畴。目前中医界对脓毒症的病机认识尚未统一,其辨证可以借鉴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辨证,大多数学者认为脓毒症与卫气营血辨证各阶段证候的表现存在大致的对应关系,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结合脓毒症特点,本实验主要将脓毒症分为脾胃气虚、毒热内蕴、瘀血阻滞、和腑实热症四症型。①脾胃气虚:主要以脾胃气虚的症状以及气阴不足导致的发热,面色萎黄、肢体沉重、怠惰疲倦、气短而喘、纳少便溏、精神萎靡、舌质淡胖、脉濡弱并兼阴虚内热的表现。②毒热内蕴:主要现为火热亢盛的症状,身热心烦、气高而喘、烦渴多饮、舌红、脉洪而大以及三焦九窍积热。③瘀血阻滞:由于脓毒症病位在络脉,络主血,无论正气不足还是毒邪侵害,均可致络中气血不同程度发生瘀滞,主要表现为发热、渴不欲饮、舌紫暗、舌有瘀点瘀斑、脉涩。④腑实热症:高热、面色潮红、咳痰黄稠、尿赤、腹胀痛、大便干结、舌红绛、苔黄腻等。 2方法 2.1研究方法 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感染部位、中医四诊并归纳整理进行辩证分型。 2.2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分型情况; ②主要症状分布情况;③所有数据均以均数± 标准差(x ± s) 表示,用SPSS 13.0 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3 结果 3.1患者年龄分布分析 脓毒症患者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95岁,平均年龄(71±13.9)岁,年龄分布见表1。由此可见,患者发病年龄在31~95岁不等,但以71~80岁,81~90岁年龄段分布最多,占总人数的54.5%。 表1 患者年龄分布特征 例数年龄 ≤50 51~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