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脉翅目昆虫的研究进展 脉翅目昆虫的研究进展 脉翅目是完全变态类昆虫中较为原始的一个类群。成虫具有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两对近等长的翅呈透明膜质,翅脉网状,在翅缘处二分叉。幼虫和成虫均为捕食性,捕食蚜虫、叶蝉、粉虱、蚧 介壳虫 、鳞翅目的幼虫和卵,以及蚁、螨等,是重要的天敌昆虫类群,对于控制昆虫种群、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New, 1989 。目前全世界已知现生脉翅目昆虫20余科,近6000种 Oswald, 2012 。 中生代是脉翅目昆虫一个重要的辐射时期,也是脉翅目昆虫研究最为深入的时期,无论在科级阶元还是种级的分化上,该时期的脉翅目昆虫化石的丰富度以及分异度都远远超过其它时期,出现了大量中生代特有的类群:如丽蛉科Kalligrammatidae、线蛉科Grammolingiidae、异丽蛉科Atheogrammatidae、中草蛉科Mesochrysopida等。而且绝大多数现生类群也开始出现,如溪蛉科Osmylidae、螳蛉科Mantispidae、细蛉科Nymphidae、蚁蛉科Myrmeleontidae、美蛉科Polystoechotidae、粉蛉科Coniopterygidae和草蛉科Chrysopidae等 Garibaldi and Engel, 2005 。因此,中生代脉翅目昆虫化石对研究该类昆虫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捕食性昆虫,脉翅目昆虫与植物间的联系相对较少,然而植物却是其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现生的脉翅目昆虫中也能发现其与植物之间联系的“痕迹”:草蛉科通常停靠在植物的叶片背面,其身体及翅常呈绿色,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简单的模拟;褐蛉中的正钩翅褐蛉Drepanepteryx phalaenoides Linnaeus, 1758前翅颜色及形态与被子植物的枯叶相近,达到了很好的隐蔽效果 Asp?ck and Asp?ck, 2007 。而脉翅目昆虫中更为特化的是螳蛉科昆虫对黄蜂的模拟,是一种典型的贝氏拟态 Opler, 1981 。 图1 斑块型翅斑 A1-无清晰轮廓 ,脉翅目a-c:奇异蛉科,d:潘氏丽蛉科,比例尺 10mm。 在中生代脉翅目昆虫中,也发现了形态多样的该时期特有的翅斑类型,可能是对环境适应性演化过程中特化出的防御机制。其中,中侏罗世的线蛉科和溪蛉科中的部分类群昆虫四翅上常分布有深浅相间的弧形条带状斑纹 图1 ,斑纹边缘呈不规则的波浪形曲线,边缘偶见直径1mm左右的白色小圆斑,如秀脉细蛉Leptolingia calonervis Shi, Yang et Ren, 2011。这种规律的翅纹的存在,极有可能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模拟,使自己的体色完全融入到环境的背景色中,即隐蔽色 Ren, 2002; Ren and Yin, 2003; Shi et al., 2011 。 图2. 斑块型翅斑 A2-不规则斑块 ,脉翅目a:蝶蛉科,b:丽翼蛉科,比例尺 10mm。 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丽蛉科昆虫的翅上还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眼斑 图2 。眼斑在生物进化及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利用翅的结构模拟动物的眼睛以恐吓天敌,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眼斑是昼行性昆虫的一种很重要的反捕食策略,因为对于脊椎动物来讲,眼对眼的对视有很强的威慑力。直到今天,眼斑仍是昆虫重要自我防护措施之一,是现生鳞翅目昆虫最常见的一种拟态形式。丽蛉有两个主要拟态方式,通过模拟其天敌的捕食者的眼睛来达到避害的目的,称之为狭义拟态或贝茨氏拟态 Bayesian mimicry ;或者通过对其捕食对象的寄主眼睛形态的模拟来获得捕食上的优势,称之为侵略性拟态 Aggressive mimicry Makarkin et al., 2009; Fang et al., 2010 。 图3. 斑块型翅斑 A3-整翅散布斑纹 ,脉翅目溪蛉科,比例尺 10mm。 此外,发现于中国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的李氏聪蛉Sophogramma lii Yang, Zhao et Ren, 2009 丽蛉科 ,四翅的近边缘处出现了罕见的对称性的波浪状条纹,形成了波浪状的半圆弧 图3 。推测这可能是一种保护色,隐藏自己免遭捕食,或是一种破坏性斑纹,使其翅看似残缺,破坏本身较为规则醒目的形态 Yang et al., 2009 。 我们研究的所有脉翅目昆虫化石标本均保存于首都师范大学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产自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九龙山组。我们一共观察了脉翅目成虫标本3040件 对版标本按一件计算 ,根据已报道的道虎沟地区发现的脉翅目昆虫类群,以科 family 为单位,对11个科 溪蛉科Osmylidae、螳蛉科Mantispidae、蝶蛉科Psychopsidae、丽翼蛉科Saucrosmylidae、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共26张(共26张)教案分析.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8张)教案分析.ppt
- 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资材方案.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分析.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教案分析.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01教案分析.ppt
- 马铃薯的生产与管理资材方案.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03教案分析.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分析.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珍珠鸟》教案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