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扬从“致利奥塔”到“董其昌计划”汇总.docxVIP

尚扬从“致利奥塔”到“董其昌计划”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画家 尚扬 从“致利奥塔”到“董其昌计划”-尚扬创作评述 博宝艺术网 HYPERLINK 2011-01-21 15:48:30作者:匆匆过客 尚 扬 (1942——) 四川人,生于湖北。 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1981年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 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 HYPERLINK /mg_9532/ \t _blank 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年展、中国油画学会展评委。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 .. HYPERLINK /18752-shangyang/ \o 尚扬 \t _blank 更多去博宝艺术家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 HYPERLINK /18752-shangyang/ \t _blank 尚扬的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转型:   “1991年初,我从长途车里回望渐渐远去的大雪覆盖的黄土高原,在一片被白色抹去的风景里结束了我的十年纪行。此前不久,我画了《大风景》,它已不再是我1985年以前那些关于文化记忆的黄色土地。自《大风景》开始,由散开再拼合的土地到如教科书般的截面剖析,我用自己的方式观照当下混杂的文化状态,观照人的生存状态和文明走向。”   在创作《大风景》之前,尚扬画了“致利奥塔“和“大肖像“系列作品,这两个系列作品更早反映了尚扬艺术转型的思维过程。利奥塔,这个现在已广为人知的法国后现代理论家的名字,在1990年前后还只是在少数中国知识分子中流传,其理论让知识分子们既感兴趣又还颇有些琢磨不透。此时,“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理性”、“启蒙”等问题的讨论还未散去,而与利奥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后工业”、“信息流”、“知识合法化”等词汇,已经悄然而至。各种挤压在一起的知识、尚难明辨的社会动向以及正经受困扰的个人生活状况,使“混杂”、“碎片”等话语尤其触动尚扬的思绪。他回到画室,在画布面前,为使自己安静下来,他选择了茶壶,这既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用具,也是静心养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画面的主题对象。虽然尚扬钟情于塞尚、莫兰迪等人的静物画,但他并没有采取注重空间构成、形体关系和色彩变化的西方静物画的方法表现画面,而以平面的方式将三个茶壶依次排开。画面空明沉静,这种构图方式如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三柿图”,“三柿”谐音“三世”,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是中国人以特有的观象方式,用视觉形象表达出来的对宇宙和生命认识的禅思与玄念。这样的画面超出了特定时空的限制,而有着深邃的空间意识和广博的时间容量,以及与时间相关的运动变化的状态在其中。尚扬选择了这种东方式的表现方式,他觉得这种方式能表达出自己感受到的难以名状的混杂并存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状态。他将两幅描绘茶壶的作品题名为“致利奥塔”,意思是要以东方文化的经验和方式与利奥塔对话。   “大肖像”系列包括《新娘》《蒙娜·梦露》和《大肖像》三幅作品,前两幅直接挪用了蒙娜丽莎的形象。《新娘》作品将蒙娜丽莎的画像直接临摹在画布上,然后贴上各种透明的食品包装袋。画面上蒙娜丽莎直视的眼神,那永远充满感召力和迷惑力的微笑,与“恭喜发财”、“福”、“品质保证或现金退换”、“Marlboro”、“北京特产”等文字、商标混杂在一起。《蒙娜·梦露》则将蒙娜丽莎的身躯与玛丽莲·梦露的面孔合并起来,喻意看似稳固、经典的艺术图像,已经由典雅矜持的美替换为性感夸张的美,如同呼吸一般,这样的变化在平静与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这一时期,尚扬收集了大量的街头小广告、招贴、各种食品包装袋等,他想创作约十幅的系列作品,以把那些突然涌现出的有着“市场”信息的物质凝固成视觉的形式。然而,在创作完两幅作品后,他对自己的创作方式产生了疑问,现成品、移置和挪用——他感到这样的手法太“波普”、太美国化了。转而,他画了《大肖像》,一幅中国式的大肖像。他翻出十多年前在敦煌写生时临摹的画稿,用木炭笔在画布上勾勒出一个大大的有背光的佛像,在其中画上禅定的佛、演奏的乐师等壁画的片断形象,还有房子、茶壶、梯子、交配的马等。这些形象在画面中平列散开,各自存在,特别是交配的马与禅定的佛,它们的形象是如此的尖锐对立,但都被置于佛的大身躯内。这次,尚扬没有采用现成物品,但是由现成品创作方法产生的叠加、拼接的视觉经验却留在了他的脑海中,被他带入《大肖像》的画面中,进而在《大风景》(1991)中得到明确而强化的表现。   从《致利奥塔》开始,由《大肖像》和《大风景》(1991)确立的基本艺术语言和文化思考方式,成为尚扬艺术转型后的起点。此后,尚扬的艺术创作一直围绕着“大风景”的主题展开,他将自己对历史、文化和生命的认识,以及个人在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