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经济重心南移描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区域经济格局的出现 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占80.2% 9985785户 占19.8% 2470685户 西汉 北方人口 南方人口 占56.8% 5148529户 占43.2% 3920415户 唐朝 北方人口 南方人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古人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一曰天,二日官,三日军,四日钱,五曰愚。”天指天灾,官指政府的徭役,军指供给军队的物资,钱指高利贷,愚指的是经营不善。 岭 南 闽 江 占37.1% 6624296户 占62.9% 北宋 北方人口 南方人口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沈约《宋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卷337 南方政府采取有效政策 东晋:郡守县令按谷物产量多少衡量政绩的优劣 ……所有军人一律参加农业生产。 南朝宋时:要求地方官对农民善加劝导,作到地无遗利,各尽其力。对有突出成就者,给予奖励。 宋孝武帝时期,在农耕即将开始的春天,都曾下诏禁止太官宰牛。……梁朝时政府尤其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吃牛肉则是犯法行为。 1、过程 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⑵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⑶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2、原因 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⑵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较好,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⑶再加上统治者的重视。 ? 探究点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钱塘江怀古 袁 枚 江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 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 同学们,袁枚的这首诗里包含着一个神话故事,即“钱镠射潮”。这个故事怎么来的呢?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的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不能逞凶,钱塘江附近变成了富庶的农业区。百姓受到海塘带来的好处,编出“钱镠射潮”的神话,说海潮奔腾而来时,钱镠用五百名壮士,将三千多支竹箭射向潮头,海潮带着满身的箭伤乖乖退去,此后再也不敢来了。海塘经历了八百多年的潮水冲击,直到清代还有一部分堤坝屹立在岸上。 从汉至唐,全国人才集中于黄河流域,唐朝共有宰相369人,90%时是北方籍。北宋和南宋是北南人才的转折点,宋代河南出宰相21人,其中北宋18人,南宋3人;宋代浙江出宰相24人,其中北宋4人,南宋20人,既是证明。 ——《农业和文明发展》 元明清三代,南方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地位不可动摇。南北文化的差距伴随着南北经济差距的加大日益扩大。明初的科举,南人及弟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中国古代经济史》 ? 探究点二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造成南方成为“财赋之地,人文渊薮” 造成新的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四大 经济区 远古到两晋 第一次 人口南迁 两晋之际 经济重心开始发生变化 三国东晋南朝 第二次 人口迁移 安史之乱后 江南开始超过北方 中唐以后 第三次 人口迁移 两宋之际 南方经济 重心地位 的确立 宋以后 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北人南迁 (劳动力、技术) 2、政府有效政策 4、南方战乱少,较稳定 3、南方自身条件优越 对今天经济发展的借鉴 重视教育和科技 构建和谐社会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重视三农,深化改革 1.右图为吴松弟所著《中国移民》书影,该书详细论述北方人口南迁的具体背景、迁移过程、分布状况和造成的影响。这一南迁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C *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