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4重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众传媒之报刊篇 阶段 具体表现 出现 1815年,英国传教士出版了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之后,外国传教士又陆续创办了一系列中文报纸 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1872年( )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发展 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创办了大量的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报纸成为 ( )得武器。 普及 ( ),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民众开始产生新闻观念 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新文化运动后 《申报》 大众传媒之电影篇 时间 概况 评价 1896年 ( )“又一村”放映西洋戏 电影中国最早放映 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京剧短片( ) 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1913年 《难夫难妻》,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 中国第一部 ( ) 1931年 ( ),旨在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 中国第一部 ( ) 有声片 上海徐园 《定军山》 故事影片 《歌女红牡丹》 传播时事、娱乐生活、普及科学、开阔视野 结合课本概括近代报刊、电影的作用? 传统社交礼仪 作揖 请安 跪拜 三拜九叩 1816年嘉庆召见英国驻印度总督阿美士德 清末中外官员 握手致意 民国政府政策的推动 民族共和观念 希特勒与溥仪 握手致意 日常礼仪变化原因: 清末的传统婚礼 民初的新式婚礼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的推动 婚礼变化原因: 征婚广告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征 婚 广 告 1、女子须天足 2、女子须识字 3、男方不娶妾 4、男死后女可再嫁 5、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 ——征婚人蔡元培 1.文理通顺可以写短文章 2.大家闺秀 3.不染自由之气,有服从性质。 ——征婚人章太炎 传统葬礼 1925年:孙中山讣告、追悼会 礼仪风俗 婚礼 见面礼 葬礼 跪拜、作揖 身份的不平等——人格的平等 厚葬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鞠躬、握手 自由恋爱、幸福婚姻 文明、卫生、简洁 重礼轻爱——重爱轻礼 铺张浪费、迷信——无等级差别、摒弃迷信 彻 底 新旧杂陈 小范围变化 理解历史本质 综合探究: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造成猛烈冲击。 材料二、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材料三、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民主工商业产生并曲折的发展,中国沿海及大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四、受西方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的影响, 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中国政府改革的推动 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外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请思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P58 反映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 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经济: 思想: 政治: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活学活用 活学活用:(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 当今青少年被称为“吃薯片、看大片、用芯片”的一代,以简洁净化为特征的美式快餐,因含高脂肪高糖在西方被称为“垃圾食品”,但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度却“所向披靡” 材料二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大都市中心大街充斥着崇尚洋名的商业服务机构,许多宾馆、酒店、商店出现了贵族、亚历山大、凯撒大帝、维多利亚、伊丽莎白、夜巴黎、曼哈顿等字样,最多时达4万多家。 探讨: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定位? 传统农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 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中西文明碰撞交流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 日趋科学合理 课堂达标: 1、(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2题)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09年广东高考11题)下列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