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般矫治 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错合,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矫治器,例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进行矫治。一般矫治的方法较为复杂,应由口腔正畸医师予以实施进行 外科矫治 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严重的骨性错合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的一种方法,亦称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外科矫治必须由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科的医师合作完成,以保证合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 Post-treatment Pre-treatment During-treatment * Pre- and post-treatment photographs Pre- During- Post- * 固定矫治器:指矫治器通过粘固剂将一些矫治附件粘固于牙面,通过矫治弓丝与牙齿上的矫治附件发生关系而来矫治牙齿。 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如方丝弓、直丝弓系列矫治器 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由固位装置的卡环、邻间钩、基托矫治弹簧等组成。 患者可自行摘戴。 矫治功能较单纯,多用于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 功能矫治器:矫治力主要来源于患者的口颌系统肌力。 绝大部分属于活动矫治器。 矫治目标 平衡 稳定 美观 形态 功能 个别正常he 各学科关系 生物 力学 遗传学 人类学 材料学 口腔其 他专业 正畸 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自从古代就有牙齿拥挤、排列不规则、牙齿前突这样的病人,而试图矫正这些问题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 古希腊的Hippocrates 约公元前460~377年 最早论述了牙颌颅面畸形。 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医生Celsus教人用手指推牙矫正错位牙。 萌芽期 1728年法国医师 Fauchard首先报告使用了机械性矫正器 1771年英国L funter出版了第一本具有口腔正畸内容的书籍“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Teeth。 Norman Kingsley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和艺术家,同时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牙医,曾担任纽约大学牙科学院的院长。 1850年他写的“Oral Deformities”是最为著名的系统描述正畸教科书,他在19世纪后期对美国牙科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首先使用口外力纠正牙齿前突的人之一,是腭裂有关问题治疗的先驱。 Angle时代:作为早期开拓者,Angle创建了第一所正畸学校、组织第一次正畸学会、创立第一本正畸杂志,正畸学独立分科立法……被誉为“正畸学之父” 早期(1880-1930) Cofin (1881) 活动扩弓矫治器 Angle(1887) 唇弓式固定扩弓器 Case (1893) 拔牙论,牙根移动方法 Angle (1899) 错he分类,咬合决定论,不拔牙 Pont (1907) 牙弓指数 Oppenheim (1911)矫治力及组织变化 Mershon (1918) 舌弓式矫治器 Rogers (1918) 肌功能治疗法 Simon (1919) 颏态诊断法及错合分类 Crozat (1920)活动舌弓矫治器 Angle (1928) 方丝弓矫治器 Korkhaus (1928) 腭中缝扩大 奠定了现代正畸学矫治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1、1931年,Broadbent、Hofrath定位X线头影测量的应用。 2、Tweed的拔牙理论及实践被接受和肯定。 3、多托槽固定矫治器技术的确立:Tweed标准方丝弓技术、Begg细丝弓技术、Johnson双丝弓技术等的运用和推广。 4、活动及功能矫治器的推广:如活动矫治器、肌激动器、生物调节器、Frankel矫治器 中期(1970以前) 基础理论和材料的革新促进了治疗技术的百花竞放 1、基础理论: 1)生长发育的研究—颅颌面生长规律 2)生物学及生物力学 3)组织、形态学的研究 4)咬合生理的研究 5)形态与功能的重建 6)计算机化—资料收集分析等 近期(1970至今) 2、矫治技术:更加成熟、融合、多样化,矫治范围及年龄也不断扩大。 3、联合治疗:外科-正畸治疗;牙周病正畸治疗;颞下颌关节病正畸治疗;儿童牙病的早期预防、阻断;心理治疗(审美心态)等。 4、材料更新:包括直接粘结材料的应用;弓丝材料的更新及成品化;托槽的更新;其它如印模材料、钛种植材料结扎材料等。 展望 方法上的共同追求:简单化、程序化、个性化 未来的诊断设计:自动扫描三维重建,计算机系统科学诊断、个体化设计选择、自动评估预测 未来的托槽:个性化托槽(CAD/CAM);装饰性美观的隐形托槽 未来的弓丝:无色透明的弓丝;个体形态、性能预成的弓丝、不同区段不同摩擦系数的弓丝、计算机选择适用的弓丝 国内正畸的发展 1917年,华西协和大学开始设“正牙学”课程,由加拿大 吉士道(Harrison J.Mullett)开讲。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