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理课后题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课后题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简述萎缩的病理改变 答:肉眼:病变萎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 光镜下:实质萎缩:细胞体积缩小、数目减少,形状基本不变,功能代谢降低;间质反应性增生。电镜下: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等萎缩细胞内细胞器数目减少,胞质可出现褐脂素颗粒。褐脂素颗粒是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的细胞器残体。 3、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类型和结局 答: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其基本表现是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和蛋白质变性。①细胞核(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②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肿胀形成空泡、溶酶体释放酸性水解酶溶解细胞成分、核糖体减少丧失、糖原颗粒减少、胞质变性蛋白质增多、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③细胞间质:间质细胞对于损伤的耐受性大于实质细胞,间质细胞坏死后细胞外基质也逐渐崩解液化,最后融合成片状模糊的无结构物质。坏死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坏疽。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和包裹;钙化。 第二章 损伤与修复 ??????????????????????????????????1、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结局和主要功能 答: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镜下: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cap,对着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其周围形成cap网。该cap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并常有大量渗出液及炎细胞。结局:间质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部分cap管腔闭塞数目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渐减少变为纤维细胞并产生大量胶原纤维,最终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为老化的瘢痕组织。功能: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2、简述骨折的愈合过程 答: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的改建或再塑。 3、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答:早期变化: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出,局部红肿→肌成纤维细胞牵拉,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答: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病变:镜下:局部细静脉及cap扩张,过多红细胞积聚;局部cap通透性增加导致瘀血性水肿;红细胞漏出引起瘀血性出血;红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被分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肉眼:发生淤血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肿胀、重量增加、色暗红、紫绀、温度下降。 结局:短时间淤血后果微弱;长时间淤血由于局部缺氧,营养供应不足和代谢中间产物的堆积刺激,导致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死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组织网状纤维胶原化,出现瘀血性硬化。 4、列出血栓形成的条件,简述血栓的类型构成及其结局 答:形成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启动内外源性凝血过程;②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或血流产生漩涡;③血液凝固性增加:血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类型:①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②混合血栓:主要由淡红色无结构的呈分枝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和充满小梁间纤维蛋白网的红细胞构成,边缘可见有中性粒细胞附着;③红色血栓: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红细胞和呈均匀分布的少量白细胞;④透明血栓: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结局:软化溶解和吸收、机化和再通、钙化。 ? 第四章??炎症 3、何谓化脓性炎症?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 答:化脓性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化脓性炎症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亦可由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发生。脓性渗出物称为脓液,是一种浑浊的凝乳状液体,呈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细胞已发生变性坏死,这些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脓液中除含有脓细胞外,还含有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浆液,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液较浓稠,链球菌引起的脓液较稀薄。 分类 蜂窝织炎 脓肿 定义 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器官或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部位 皮肤、肌肉和阑尾 皮下、内脏 病因 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菌扩散 经组织间隙和淋巴管扩散 通过血管壁 特征表现 炎症病变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即脓腔 结局 不发生明显的组织坏死和溶解,痊愈后一般不留痕迹 早期:充血水肿和大量炎细胞浸润;发展:周围形成肉芽组织,吸收脓液,限制炎症扩散;最终形成瘢痕。 4、简述炎症介质的定义、来源及种类和功能 答:1)定义: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