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商业未来的大创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变商业未来的大创新

2010年03月03日 07:04 AM 改变商业未来十大创新之一:“云计算”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驻旧金山首席记者 理查德?沃特斯 过去几年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一直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兴起。但这一新发明到底是什么,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平台。第一个方面与处理能力及数据存储有关——这部分功能已经从个人电脑转移到了大型的中央集成数据中心。它将使数字处理形成产业化规模,并使超级计算能力可以被用于日常工作:比如,分析某个城市的交通模式,以预测哪个地点会发生交通堵塞。 第二个方面是,数十亿台智能个人设备——如智能手机、上网本——能够通过互联网接入这一集中化计算资源。这意味着,个人(而不仅仅是企业或政府)将能够利用这些信息“云”。 那么,它将带领我们走向何方?我脑海中闪现了两个宽泛的预测。一个是,使人们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如此多的信息与处理能力,将会带来新突破。例如,科学领域可能会发生彻底的变革,因为研究人员能够获取之前难以想象的巨量数据,并且研发出在各学科之间相互指引参照的方法。 第二个预测是,个人计算设备将变得超级智能,因为它们可以利用“云”的智能。谷歌(Google)已经开始讨论在其手机中加入即时语音翻译功能。 这些计算技术转变带来的重大变革可能在下个十年结束前无法完成——但它们将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改变商业的十大创新之二:50岁后创业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卢克?约翰逊 在下一个十年,上了年纪的人将工作更长时间。这没什么奇怪的。从英国到希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提高退休年龄。而低利率以及固定养老金时代的终结,意味着很多人到65岁时将没有足够的钱来安享晚年。他们将不得不工作,否则就会入不敷出。 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他们可能更愿意为自己打工——而这一点可能改变商业面貌。标准人寿(Standard Life)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46-65岁的英国人中,六分之一的人希望创业,而无意退休。这是他们父辈中潜在创业者人数的7倍——这也意味着英国可能增加100万家新企业。 他们的经验、智慧和人际关系将是他们的秘密武器。比起现在的企业家,他们还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如今常见的创业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这造成了一点不便:这时你很可能有了孩子,还得还房贷。而“老创业者”一般来说即将卸下这些责任——他们还渴望与各年龄层的人保持接触,如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或者员工。 我预测,未来数年内将出现许多杰出的新公司。50岁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动力来源。 卢克?约翰逊(Luke Johnson)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企业家专栏,并管理着一家私人股本投资公司——Risk Capital Partners 改变商业的十大创新之三:信息有价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美国传媒编辑 安德鲁·埃奇克利夫-约翰逊 如果说过去十年有一个正统学说是传媒业有理由诅咒的话,那便是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于1984年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上首次提出的“信息想要免费”。 人们迄今仍对布兰德真正的意思看法不一,许多曾经推崇“免费信息”的人,后来与这一说法作了切割;但这句话已给各种思想和行为(从音乐盗版,到免费新闻是互联网不可改变的文化这一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信息高速公路”仍处于讨论阶段时,人们嘲笑了让收费站限制流动的想法。新的、更好的在线广告,理应能为信息所有者埋单。但是,正如美国战后全盛时期修建的崭新高速公路如今变得坑坑洼洼、不堪重负,内容完全免费的做法,已侵蚀了传媒公司的商业模式,且可能导致通信网络超载。 如今,从杂志出版商到付费电视广播商等内容所有者正在纳闷,他们为何要把一切寄托于单一的广告收入流。 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布兰德的完整引语了:“一方面,信息想要变得昂贵,因为它是如此的宝贵。在合适场合得到的合适信息,足以改变你的人生。另一方面,信息想要免费,因为发布信息的成本会不断降低。所以,这两者会不断角力。” 在本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在数字领域几乎没有任何较量,但如今,“信息想要变得昂贵”的观点正在占据上风。出版商已经推动亚马逊(A)提高电子书的价格;苹果(Apple)的“应用程序经济”正允许那些提供免费网站的公司对iPod播放器和iPad平板电脑使用的应用程序收费;《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已开始追随英国《金融时报》与《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专业报纸的步伐,对在线新闻收费。 对于惯于得到免费内容的消费者而言,这听上去不是什么好兆头。另一方面,我们刚刚花了十年的时间,吞下了太多几乎毫无营养价值的内容。昂贵的内容可能会证明拥有更高的营养。事实上,内容免费运动扰乱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pjk33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