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教育署20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初二语文考试试卷.docVIP

第四教育署20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初二语文考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教育署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测 初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27分) (一)默写(8分) 1.有情芍药含春泪, 。秦观《春日五首》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道狭草木长,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阅读下文,完成5—6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光合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5.“关河梦断何处”一句中的“梦断”意指 。 (2分) 6.对本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意在报效国家,收复中原失地的壮志。 B.词中,昔日匹马驰骋疆场与今日蒙尘貂裘战袍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C.“泪空流”写出了词人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和失望。 D.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本文作者 (人名)是继孔子之后 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8分) 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释】①比:最近,近来。 ②禁中:皇宫。 10.“启”有如下解释:A.开启;打开。 B.扫除;清楚。 C.开导;启发。 D.陈述,禀告。文中“而启无穷之杀也”一句中“启”解释为( )(填写序号) 11.对“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一句翻译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 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取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宰羊,以备他们自己享用。 B. 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取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朝中大臣享用。 C. 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取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宰羊,以备我(皇上)享用。 D. 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取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饥饿时享用。 12.故事中的宋仁宗具有 的品质,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4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11分)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