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垂直分层,热力作用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和实践意义 2、仅仅受内力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貌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考纲要求】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 2、随高度而变化,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如何变化?为什么? 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运动分别有何特点?为什么? 气温(℃) 高度(千米) 50 12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极光 流星 气温垂直分布 积雨云 -100 60 20 -20 -60 电 离 层 ( KM) 12 ( KM) 50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O3层 分层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垂直变化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利于无线电通信 电离层作用? 地 面 对流层顶 8~9KM 17~18KM 8~9KM 赤道 北极 南极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 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12km 王老师乘飞机到外地出差。在机场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不久后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1. 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 为什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3. 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 4. 你知道地球大气层到底有多厚吗? 1. 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这种现象可以用降水的时空变化来解释。大致有三种可能:一是起飞时下雨,起飞以后该区域停止了下雨(时间变化);二是该区域地面下雨(对流层),高空不下雨(平流层→垂直变化);三是机场下雨,机场以外不下雨,即飞机离开了降水区域(水平变化)。 2.为什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离地面越高,获得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 3.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 平流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4.你知道地球大气层到底有多厚吗? 根据人造卫星的探测资料,在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地球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什么? 2.读上图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部分? (2)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 提示: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愈短;物体温度愈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愈长。 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呢 3、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什么? (对流层大气主要吸收长波辐射) 12km 50km 0 宇 宙 空 间 CO2、H2O 吸收红外线 O3吸收 紫外线 太 阳 辐 射 反射 散射 大 气 辐 射 大气 逆辐 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吸 收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活动:仔细观察和思考,完成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填出辐射名称,画出箭头表示热量传递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光区(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 紫外线区 红外线区 有选择性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都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蓝、紫色光最易被散射 向四面八方散射 ,有一定的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归纳)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比少云的晴天温度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3、高处不胜寒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 4、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有什么科学依据? 5、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红、绿光波长较长,不易被大气散射,穿透力强) ⑥ 太阳 地面 大气 保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