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论语》精讲)解析.pptVIP

1第一编: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论语》精讲)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第 一 编 轴 心 时 代 的 中 国 思 想 一、概述 1.轴心时代: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 ——[德]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三、《孟子》一则 关于《孟子》: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三字经》) 四、《庄子》一则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大学语文 文学院 林英德 《大学语文》学什么?怎么学? · 课前语 · 对中国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把握 对中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 对中华文化精髓的深切体悟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论语三则 五、拓展阅读书目 三、孟子一则 四、庄子一则 2. 轴心时代的中国: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间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即先秦)时期。 这是一个文化思想极其活跃、自由、解放的时代,学者人人称家,学派林立,故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之说。 3.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九流十家” 说: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 司马谈《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指》: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 儒家 十三经:周易、诗经、尚书、仪礼》、礼记、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儒家以修身为起点,进而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关怀 。 道家 道家以修身为起点,追求无为而无不为,超越现实的精神关怀 。 如果说儒家的修身之说重视身心的修正规范,指向至善的目标,道家的修身则偏重在向自然之道的回归和超越中成就更大的自我空间,最终指向了至真至美的目标。 其思想的原创一方面体现在传承古代经典的过程中加以整理和赋予新意,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著书立说中的独立思考和发挥。 诸子的时代不但是个思想发达的时代,而且也是文学史上的光辉时代。 4. 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原创性 二、《论语》三则 关于《论语》: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三字经》)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 【杨伯峻译】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到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主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杨伯峻译】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却得到它,君子布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明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仁“对于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可作座右铭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 【杨伯峻译】子张孔子问仁。孔子道:“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人。”子张道:“请问哪五种。”孔子道:“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