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张佳艺)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外科感染概述 定义: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分类: 、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 ①非特异性感染:多为外科感染,可由单一病菌引起,也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形成混合感染。常见如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 ②特异性感染:由特异的病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特点是一种病菌仅引起一种特定性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 、按病程分: ①急性感染:病程3周以上,破伤风 ②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的外科感染,结核病 ③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3、病因 ①致病菌侵入及致病因素 ②机体的易感性 二重感染:抗生素应用过程中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 领会 特点:外科感染特点:①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②大部分感染病人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③感染常集中于局部,发展后可导致化脓、坏死等 ④愈合后可留有瘢痕组织而影响局部功能导致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炎症反应: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 、转归: 炎症局部:形成脓肿 炎症扩散:脓毒症、菌血症 转为慢性感染:反复 临床表现: 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肝脓肿时腹痛、黄疸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营养不良、感染性休克 特异性表现: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 治疗原则: 非手术:1)局部处理-①网状淋巴管炎(丹毒):鲜红色,中间颜色稍淡,周围较深,边界清楚 ②管状淋巴管炎:浅层:有红线,质硬有压痛; 深层:肢肿胀,有条形压痛区 、急性淋巴结炎 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表皮正常 处理原则 疖 、早期促使炎症消退 、排脓 、抗菌药物治疗 痈 、全身治疗:及时足量使用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切开引流 急性蜂窝织炎 、局部治疗: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及时尽早切开引流,以防止喉头水肿,压迫气管 、全身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局部: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 、全身: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 应用 护理措施: 、及时换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脓毒素 、遵医嘱予以应用抗生素、退热药或止痛药 、提供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如扁桃体炎、龋齿、手癣、足癣、皮肤损伤、皮下感染等 、保证休息与营养 、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 ①预防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炎:危险三角区的疖避免挤压,观察病人有无寒战、发热、头痛、 及意识障碍 ②预防窒息:颌周蜂窝织炎赢尽早切开减压,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做好气管插管急救准备 ③预防脓毒症:观察病人有无寒战、高热、头晕、意识障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有无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现象 、全身性感染 识记 定义:脓毒症:致病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呼吸、循环、神志明显改变 菌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 病因:1)、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 革兰阳性球菌; 无芽胞厌氧菌; 真菌 2)、机体抵抗力低下 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身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幼稚型粒细胞增多 2)、血生化检查: 3)、细菌学检查:寒战、发热时采血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较易发现致病菌 领会 临床表现: 原发感染病灶、全身炎症反应、器官灌注不足 突发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红潮、出冷汗、意识淡漠或烦躁、谵妄甚至昏迷; 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等 处理原则 重点处理原发感染病灶 早期足量正确应用抗生素 积极支持治疗,提高免疫力 对症治疗 应用 护理措施: 、协助病因治疗:处理原发感染灶 、遵医嘱用药:应用抗生素、分类静脉滴注 、加强支持疗法:营养支持、纠正体液紊乱 、对症护理:高热及疼痛护理 、破伤风 识记 定义: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伤口侵入人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特异性感染。 病因:直接侵入人体开放性伤口,伤口深而窄,且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 并发症:肌肉断裂、甚至骨折; 尿潴留; 呼吸骤停、甚至窒息;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严重者心力衰竭。 领会 病理生理:致病菌主要为外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大汗;组织坏死、心肌缺损 典型临床表现 、潜伏期:6~12天,潜伏期短,预后差 、前驱期:12~24小时,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张口不便、烦躁 、发作期:症状:肌肉紧张性收缩,阵发性强烈痉挛,最先影响的是咀嚼肌,出现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