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五届卡西欧杯全国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独立性检验》(山西董凯)【景云】.docVIP

2010年第五届卡西欧杯全国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独立性检验》(山西董凯)【景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教材 人教A版《数学2-3》 选修 第三章 统计案例 《独立性检验》教学设计说明 大同一中 董凯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确定犯错误概率的上界及的临界值→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计算统计量的观测值→比较观测值与临界值并给出结论.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的结构比较奇怪,来的也比较突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 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要首先利用好前面对“比例”或者两个分类变量“独立”的分析。借助两件事独立的定义以及样本容量较大时可以用频率近似表示概率,可以得到,考虑到近似造成的误差,未必恰好为0,但不会太大,于是这个值的平方占概率乘积的比例应该较小。由于四对事件的独立具有等价性,故加和之后应该很小,而将此式化简之后 即得的表达式 这个推导过程是我借鉴人教B版教材相应章节知识内容获悉的 .另,由此可知越小说明两件事越“独立”,因此当它小于临界值时有利于说明二者独立,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有利于说明二者相关. 2.如何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这个问题需要和反证法做一个对比,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表格 印在学案上 以对二者的基本思想作比较并加以区别。表格内容如下: 反证法思想 用于独立性检验的假设检验思想 目标 证明结论成立 结果只有一种情况:结论成立 判断分类变量X与Y之间是否有关 结果有两种可能:有关或无关 构造 两种 情况 :结论成立 :结论的反面成立 :X与Y之间无关 独立 :X与Y之间有关 理论 依据 矛盾双方不可能同时成立 但是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 观测值大于等于临界值 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操作 步骤 1 假设的反面成立 2 推导矛盾,从而不成立 3 由不成立说明成立 1 确定置信水平,找到临界值 2 提出原假设,并假设成立, 3 计算统计量的观测值 4 通过比较与的大小给出结论:小则有利于成立,大有利于成立 3.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由于教材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做讲解,因此结题思路显得有点散。然而细心提炼则不难总结出步骤,具体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①提出原假设:两个分类变量独立 无关 ,备择假设:两个分类变量有关,并假设成立;②确定允许犯错误的概率的上界,找到临界值;③在下,计算的观测值;④若,此时小概率事件发生,我们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所以假设出错,从而接受;若时,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拒绝,也就没办法接受了.其中②③两个步骤属平级关系,可以调换次序. 4.为什么在最后表达结论的时候要出现“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XX的前提下”这样的词. 这也是初学者较难理解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独立性检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小小的漏洞,就是假设“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不发生”,而事实上,小概率事件是可能发生的 用反证法,如果始终不发生,就是不可能事件了 ,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漏洞,导致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但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太大,我们就把犯错误的最大概率等同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了。至于小概率事件所对应的临界值,则属于大学的研究范畴,在此不必做过多解释. 四、教学分析本节”为主,“讲授式”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最初定夺本节课教学模式时比较为难,一方面,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仅仅是引导者 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提高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然而另一方面,本节内容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涉及到很多大学数学的内容,凭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难以完成自主探究.因此,在理论部分,还得需要教师讲,教师的“讲授”成为了无奈的选择.不过好在《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这部分深奥的理论,只要体会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操作步骤.因此,最终定下来的教学模式是“‘问题串’为主,‘讲授式’为辅”的模式. 在“问题串”的指引下,学生研究出解决问题所需要收集的数据,并自行研究课本上给出的解题过程,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然后再由教师讲解操作规程背后的理论依据. ③ 游戏式导入 本节课采用“有奖竞猜”的游戏方式作为课堂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奖品为本节课的录像光盘,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④ 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 在《课程标准》理念下,“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地位空前提高,教材中引入、例题甚至是课后习题的编写,都有大量生活的影子.而本节课《独立性检验》正是一个贴近生活的数学范畴,它可以解决两件扑朔迷离事情之间到底有关还是无关的问题.因此本课从引入 吸烟与患肺癌 到例题 秃顶与心脏病 到练习 经常上网与考试及格 再到课后作业题,全部都有着实际生活的影子. 2.预期效果分析 2010年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精品教案 独立性检验 分类 变量 间的 关系

文档评论(0)

yang4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01515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