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概括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分析.ppt

(2015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概括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滚滚不绝,并且以江上的如雪一般的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或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清 明①(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10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主要使用了对比、用典和拟人等表现手法。首联,拟人兼对比,写桃李含笑、荒垅生愁,既突出清明节生机盎然的景象,又突出了诗人由野田荒垅生发的生死之悲。颈联用典兼对比,写齐人乞食自得、介子推被焚不出,表现了诗人对卑俗人格的厌恶和对耿介之士高洁操守的赞美。 (2)诗歌尾联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 ①历史上,无论贤者愚人,最终都将同归荒冢,黄土一抔。②抒发了对奸邪当道、政治黑暗、自己不屑与小人为伍的愤懑之情。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概括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11?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真题体验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参考: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11?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③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参考: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却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 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消极性与积极性进行评价。 “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且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但在高考中对“评价”是降低了要求的,也就是说能够就诗论诗、言之有理即可,不需要纵横联系、引申阐发。对诗词曲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常见的设题角度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并概括作品主旨或作者观点,二是开放性评价作品中蕴含的观点或感情,三是比较性鉴赏同类作品观点或情感的异同。 四、考点精讲 (一)思想内容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分析意境。古诗思想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忧国伤时。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有的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有的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卖炭翁》;有的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高》。 2、建功报国。有的表达建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