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致死三联征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体复苏 即刻复苏与延迟复苏 传统观点认为,创伤性休克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尽快提升血压 然而过早地使用血管活性药或大量液体提升血压,并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相反有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危险 现行概念是延迟复苏,主张在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与少量的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在确定完成止血后在进行大量复苏 复苏标准: 桡动脉可触及(收缩压80-90mmHg)和恢复意识 无颅脑损伤:SBP≤90mmHg 有颅脑损伤:SBP≤100mmHg 休克指数= 脉率 收缩压(mmHg) 一般正常为0.5左右,如指数=1,表示失血量20-30%,(约1000ml)指数>1-2时,失血量30-50% 补液量:失血量的2-4倍 补液种类:晶/胶比2.5-3:1 休克早期尽量少用或不用糖 补液监测:灌注良好指标 尿量>0.5ml/kg/h SBP>100mmHg cvp:5.1-10.2cmH2O 补液速度和量根据监测结果调整 创伤早期救治 急诊科 刘晓玲 我们必须重视创伤急救 创伤已经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杀手(44岁以下人群第一死亡原因 — WHO) 创伤是我国城市居民第四位死亡原因 创伤是我国农村人口第五位死亡原因 多发性创伤全球发生率有增无减 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 国内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国外 格鲁吉亚 阿富汗 局部战争! 阿尔及利亚汽车炸弹爆炸 恐怖事件! 核泄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水灾,海难 多发伤导致的死亡 0-1 h: 50 % 1-24 h: 30 % >24 h: 20 % Prof. Scalea, Head of The Shock Trauma Cent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00 创伤救治黄金小时的概念 旧的“Golden hour”: 目的在于尽量缩短从受伤--手术刀碰皮的时间 新的“Golden hour”: 强调从伤员进入手术室—进入“致死三联征”状态 的积极处置 是严重 创伤伤员生理潜能耗竭达 到极限的一种状态,表现 出酸中毒,低体温和凝血 功能障碍。 创伤致死三联征 如何进行干预? 目的:提供理想的生理状态,给伤员以最好的康复机会。 中心内容:纠正低容→维持正常的CO, 氧释放利用→纠正低体温,凝血病及代酸。 具体措施:适当容量复苏,同时积极复温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代酸则自然改善。 严重创伤后酸中毒 创伤失血、休克→组织细胞缺氧(有氧代谢→乏氧代谢)→乳酸↑→乳酸性(代谢性)酸中毒(与氧债、低灌注程度、休克程度有关)。 酸中毒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心脏收缩力↓→心输出量↓ 血管扩张→低血压 肝肾血流↓ 心动过缓 其他心律失常↑ pH<7.2之前很难被认清! 酸中毒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pH < 7.2→凝血功能↓ 随着pH下降→血小板功能↓ 各种凝血因子活性被抑制 尽管有不少学说, 但机理不十分确定! 严重创伤后低体温 66%严重创伤伤员到达急诊时有低体温 另有报道:57%低体温,尤其在急诊室丢失 -- Gregory 体温自34→32℃,伤员死亡率40→100% 创伤后低体温 是双刃剑 低体温—双刃剑 代谢、氧耗↓→对脑损伤、心脏 停搏及肾缺血等有益,如 果为中度低体温→缺血性 休克伤员存活率↑ 多种体温依赖的酶活性↓→…… 低 体 温 导致低体温的因素: 受伤现场丢失(暴露、失血、处置过长等) 复苏操作丢失(过程、凉液输注等) 年龄因素(过小、过老) 酒精含量(过度挥发) 急诊室暴露(查体、早期处置) 手术室丢失(消毒、麻醉、暴露及体腔开放等→4.6℃/hr) 升温机能损伤(调节障碍) 输液量 Gentilello’s 低体温标准 轻度: 34~36℃ 中度: 32~33.9℃ 重度: < 28 ℃ 低体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低体温对于凝血功 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常 可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性出血。虽然有学者试 图阐述,但其详细机制 仍然不是十分确定。 低体温性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凝集抑制 凝血级联酶促反应延长 (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功能↓) 纤维蛋白溶解↑ 体温 下降 <34 ℃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