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文第26课蜜蜂引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26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永州市江华县白芒营镇中心校 唐芳玲
教材分析:
《蜜蜂引路》是一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的课文。文章通过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故事告诉孩子们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的道理。
设计理念:
1、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识字设计中,采取了由易到难的顺序,先认带拼音的词语,再认去掉拼音的词语,最后认单个的生字。
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
《蜜蜂引路》是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十六课,这是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首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圈认生字,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课堂识字教学中主要通过自学、小老师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识记生字。其次是小组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环节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的。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前置作业:
1、自读课文,圈读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标好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例如太阳、北极星、树叶、沟渠里的积雪等等。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新的小向导,它就是蜜蜂。看看列宁是怎样用蜜蜂当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2、板书课题《蜜蜂引路》,同学们唱笔画书空。区别“蜜”与“密”;“蜂”与“峰”
(用学过的知识导入课文,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他们很想去读一读课文,了解列宁是怎样用蜜蜂当向导找到养蜂人的?这样清新自然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了课堂。让学生书空课题,一是让他们养成真确书写的习惯,二是区分易混淆的字“蜜”与“密”;“蜂”与“峰”,为考试做准备。)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旨在让学生知道怎样按步骤学习。)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㈠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mò sī fù pài tán yà
莫 斯 科 附 近 派 人 谈 话 惊 讶
⑴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⑵小老师带读
⑶开火车读
(对学生来说,带拼音的词语比单个生字要容易认识,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小组内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兼顾了优生和差生,让他们都有事可做。)
2、出示去掉音节后的词语。
莫斯科 附近 派人 谈话 惊讶
⑴指名读,其他同学更正。
⑵小组比赛读。
(去掉拼音指名读词语,加大了难度,旨在检查小组内学习的情况。比赛读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之间学习的竞争力。)
3、出示单个字
莫 斯 附 派 谈 讶
⑴自由读。
⑵摘苹果游戏。
(进一步加大难度,继续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摘苹果游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㈡学习课文。
⑴送字回文,齐读课文。
⑵分小组读,每组读一自然段。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老师提示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 )年,( )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利用( )做向导找到养蜂人。
⑶小组汇报。
(要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先决条件。所以在学生自由读文后,加上示范读和小组内读的环节,旨在照顾中下水平的学生。最后在读的基础上,用“这个故事发生在( )年,( )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利用( )做向导找到养蜂人。”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小结。
文章通过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的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像列宁一样,肯动脑筋,善于发现。
(小结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希望,旨在让学生在课文中汲取营养。)
四、当堂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莫 斯 附 派 谈 讶
⑴指名上台做,其他人做在书上。
⑵指名上台改,师生共评。
⑶同桌互改。
⑷齐读易出错的生字。
(进一步加大难度,检测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延伸。
找一找列宁的名言或小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