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源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解析版).docVIP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源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源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源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在下面表格的相应位置.) 1.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2.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现象.关于这一现象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南移的决定性因素 B.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南移 C.唐朝时,交子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1880年,他让士兵抬着棺材同行,表明誓死抗击俄国入侵、收复新疆伊犁的决心.“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严复 D.左宗棠 4.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的大生纱厂试开车,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为此事写一篇新闻稿件,最恰当的标题是(  ) A.弃政从商、实业救国 B.创办实业、开启中国近代化之路 C.引进外资、救亡图存 D.一战正酣、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代” 5.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如图所示地点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6.如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7.如图漫画所示人物倍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画中人物(  ) A.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推动小麦产量的增长 C.解决了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D.实现了人类“丰衣足食”的梦想 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 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9.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10.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1.如图所示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集中反映了(  ) A.欧洲对劳动力的要求 B.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C.美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大量黑奴 D.非洲人口过剩 12.下列国家的法律文献,在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法国的《民法典》 13.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联” 14.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 A.政治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1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对这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B.使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 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 D.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劳动生产、娱乐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定历史时期各个阶级、民族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以下从服装的视角,来考察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结合材料并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北宋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时有记载“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如图1的中山服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这是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化中的一例,这些变化与哪一场革命有关?当时社会习俗还有什么变化? (3)如图2是1978年底北京街头的场景.国际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身穿大衣风度翩翩地走着,满大街身穿灰蓝色中山装和老棉袄的中国人纷纷侧目.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服装上的反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什么变化? 17.国外有史学家将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