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作文训练 审题立意及结构 材料解读 材料第一句话引导学生对过平衡生活的思考;第二句话引导考生联想课堂教学场景“热烈讨论”,让题目彰显中性,降低难度,加大思考空间,突出辩证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关键词:“平衡”“生活” 材料类型:关注自我。 立意角度 1、从为什么要过一种平衡生活的角度立意: 平衡生活能够成就精彩人生; 人生需要平衡; 过平衡的生活能让人诗意的栖居,能让人宠辱皆忘,能让人不卑不亢,能让人富有良知。 2、从怎样过一种平衡生活的角度立意: 以儒做人,以道养生;在追求中不忘自我放松; 让心灵回归原点,涤荡心灵的尘埃,宁静淡泊。 3、从追求身心平衡的角度立意: 在追求中学会欣赏路边的风景;在追求中学会享受生活。 4、从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身心平衡的角度立意:要做到二者的平衡,就要崇尚节俭,要在平衡中追求自我的精神价值,选择淡泊与宁静。 5、从做到劳逸结合的平衡的角度立意:在追求中欣赏路边的风景,过一种慢生活。 结构提纲 示例:在平衡中享受生活 提出论点:求稳固,悟淡泊,守平常,便可在平衡中享受生活。 分论点一:在平衡中享受生活,不骄,不躁,不冒进。以金庸笔下的人物为例。 分论点二:在平衡中享受生活,不忽悲,不忽喜,觅纯粹。林和靖梅妻鹤子例。 分论点三:在平衡中享受生活,不苦争,不妄夺,显超脱。现实生活正反对比例。 总结:求稳固,悟淡泊,守平常,生命便得以平衡。 示例二、题目:《谈骨气》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列论据: (1)齐人不食嗟来之食;???(2)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 下,也不屈服;???(3)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例二:题目: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中心论点: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并列论据: (1)、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一次在旅馆里向肖邦学习演奏,突然发生火警,人们夺路而逃。大火扑灭后,人们重返室里,一个仍在演奏,一个仍在凝神倾听,他们对刚才的一切一无所知。(2)、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想到一个题目,他掏出粉笔,在前面的“黑板”上演算起来。“黑板”动起来,他就追随着演算,直到追不上了,才发现“黑板”是马车车厢的背面。(3)、陈毅元帅某次在亲戚家做客,大家闲谈时,他躲到主人书房里读书。主人捧来糍粑和砂糖给他吃,他用糍粑沾墨吃,直到大家发现他满嘴是墨时,他才恍然大悟。 (二)正反对比法 1、对比要有明确的目的。 2、对比材料要适当,两种事物要有一定的可比性。 3、对比之后要有适当的分析议论,简明扼要地揭示其中事理。 对照法可分为三类:一是道理分析时正反对比;一是设置分论点时正反对比;一是举例论证时正反对比。而举例论证时,又可以分为不同事例间的正反对比、同一事例不同阶段的对比等。 〖经典示例〗 [示例1]道理分析时正反对比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寓言型事例,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示例2]不同事例间的正反对比 观点:勤能补拙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Y 01039.1-2019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电子版下载8篇.docx VIP
- 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pdf VIP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的家人课件.pptx VIP
- SH_T 3046-2024《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pdf VIP
- 水运工程测量定额JTS-T 273-2024.docx
- 2025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附件1:公路桥梁护栏施工作业台车计算书.docx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