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差半车麦秸”出场前,课文先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外号互相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阅读课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看到的“差半车麦秸”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3、“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后来他发生了哪些变化?4、结合课后练习四,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 * 差半车麦秸 姚雪垠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字汉英,现、当代著名作家,河南邓县人,抗战期间先后发表了《差半车麦秸》(短篇)、《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 (一名《金千里》) (长篇)等小说,1947年到上海,出版了长篇小说《长夜》等作品。1957年开始写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76年出版的第二卷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用绰号打趣 初到部队时 集体生活时 伏击战斗时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开头至“每次我看见他的小烟袋,就不由得想起一段动人的故事来”) 发展(从“一个寒冷的黄昏”至“点着灯我睡不惯。啊,你抽烟吧!”) 高潮(从“可是他对于集团生活渐渐习惯了”至“不幸刚认会了三十个字,他就受了沉重的枪伤了。”) 结局(从“一个月色苍茫的夜晚”至结尾) 课堂讨论 1、“差半车麦秸”出场前,课文先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外号互相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阅读课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从刻画人物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说明“差半车麦秸”给队友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从情节结构上看,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差半车麦秸”到底是谁?他为什么离开我们?他有哪些奇特的经历?游击队员们为什么还这么想念他?)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看到的“差半车麦秸”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差半车麦秸”是一个憨厚、质朴、节俭、善良的农民,但他愚昧落后,懵懂无知,胆小怯弱,身上有很多陋习,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的观念,他不理解反抗侵略斗争的意义;参加游击队后,集体斗争生活教育和锻炼了他,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逐渐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3、“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后来他发生了哪些变化? “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他是一个憨厚、质朴、节俭、善良的农民,但他愚昧落后,懵懂无知,胆小怯弱,身上有很多陋习,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的观念。他不理解反抗侵略斗争的意义。 “差半车麦秸”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逐渐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性格 憨厚质朴 节俭善良 热爱故乡和家人 痛恨侵略者 愚昧胆小 贪小有陋习 未变 变 觉醒 勇敢坚强 4、结合课后练习四,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示例:“他拭去了眼角上的白色分泌物……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 从“捻、看、闻、品”这些动词我们可以看出”差半车麦秸”对土地的眷念,也表达了他的质朴及对和平的向往。 作用: 一是具体鲜明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鲜明的个性。 二是逼真具体地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展示人物的典型性格,突出主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