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 周 琪 2014041035 焦 欢 2014041010 旷涯军2014041011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摘要 本组针对SARS的传播建立了数学模型。 问题的提出 2002年至2003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俗称非典型肺炎)悄然袭击生活,潜伏一段时间后突然爆发,在全球掀起了轩然大波。我国作为重灾区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定量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造条件的重要性。对此,要求对SARS的传播建立数学模型,具体要求如下: 1、对附件1所提供的一个早期的模型,评价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2、对SARS的传播建立一个自己的模型,并说明: (1) 为什么优于附件1中的模型; (2) 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预测以及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足够的信息的模型,以及这样做的困难之处。 (3) 对于卫生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做出评论,如:提前或延后5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对疫情传播所造成的影响做出估计。(附件2提供的数据供参考。) 3、收集SARS对经济某个方面影响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 4、给当地报刊写一篇通俗短文,说明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对早期模型的评价 附件1的模型主要采用“数据拟合”和“借鉴参数”的方法对北京疫情走势进行预测。 在数据拟合方面,该模型中有两个疑点: 1、感染期限L的确定。由于被严格隔离、治愈、死亡等原因,感染者在某一时段后不再具有对易感人群的传染力,故对病毒的传染加上感染期限是合理的。但在对该参数的确定上,作者为了较好地拟合各阶段的数据 ,通过人为调试来确定L的取值,缺乏医学上的支持,使模型的说服力减弱,合理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2、附件1中认为“K代表某种环境下一个人传染他人的平均概率”。但从模型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参数K的实际意义是一个病人平均每天传染其他人的个数。两者之间有实质的区别,文中的说法明显很不妥。 从预测思想来看,该模型是借鉴先发地区——广东、香港的有关参数对北京的疫情进行预测的。由于广东、香港的疫情和控制都在北京之前,已经过了高峰期,到5月8日为止每日新增病例已降至10来例,基本处于后期控制阶段。而当时北京的疫情刚过了高峰期,正处于社会剧烈调整时期,数据较为凌乱,略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可见在当时,采取这种借鉴的方法是实属无奈。 但是由于城市之间的政策,风俗习惯等不同,城市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借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如在香港,由于对传播机制认识不足,中途又出现高度感染的特殊情况。另外使用借鉴法无法对首发城市进行预测。 传播模型 (一)问题的分析 在SARS爆发的初期,由于潜伏期的存在,人们对病毒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的认识不够,未能及时识别这一传染病的存在。但当病患数不断增加,政府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同时社会舆论加大宣传力度,人们的警觉性提高,病毒的传播速度下降。因此,我们通常把传染病的传播模式近似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控前阶段: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之前的一段时间。 第二、控后阶段:介入人为因素之后的一段时间。 由于SARS的传播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潜伏期、人群的迁入迁出,感病者的数量、易感者的数量、传染率和治愈率的大小等。而且在以上因素中,潜伏期的大小、传染率和治愈率的大小因人而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建立模型。 (二)基本假设 由于非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接触,通过受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这里将所有传播途径都视为与病源的直接接触。 不考虑出生与自然死亡的过程和人群的迁入迁出(或认为迁入和迁出基本平衡),认为疾病传播期间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为常数。 根据国家卫生部资料可知处于潜伏期的SARS病人不具有传染性。 目前尚不清楚康复患者是否具有免疫力,但据国家卫生部资料可知康复后的病患无一例复发。故假设康复患者退出传染系统。 (三)常用基本模型 目前常用的传染病模型,通常将传染病流行范围内的人群分为三类: S类:易感者,指未得病者,但与感病者接触后容易受到感染。 I类:感病者,指染上传染病的人。 R类:移出者,指因患病而被隔离,或因病愈而具有免疫力的人,他们即非感病者,也非易感者,实际上他们已经退出了传染病系统。 通过对附件1的分析,认为其方案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通过小组讨论,且通过三类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我们建立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1) 变量和符号说明: ——传染率:每个病人平均每天有效接触(足以使被解除者感染)的人数。 ——退出率:单位时间内治愈和死亡人数占感病者人数的百分数。 S(t)——易感人群的总数。 I(t)—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