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士”字的语言学意义
《中国语言学史》课程论文
“士”字字义的历史演变
姓名:秦云霞
班级:研14中文
学号
“士”字字义的历史演变
秦云霞
(南通大学 中国国古典文献学)
摘 要:“士”字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字义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士”字的涵义不断得到丰富,且各个时代的“士”都具有深厚的时代烙印。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士”的字义变化,来探究中国民族“士”的精神。
关键词:士;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构形和意义联系紧密。在造字之初,汉字的构形往往是它所记录的词义的形象化,人们用近似简笔画的方式把词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这些“简笔画”大多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某种生活场景的描绘建立起字与词之间的联系。这样,汉字构形便与古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后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汉字的构形成为可能。再加上汉字的悠久历史与其跨时代性的特点,更使它具有了很大文化考古价值成了研究历史文化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而且,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始终没有割断同历史文化的联系,这使得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对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汉语中有关男子的称呼,“士”、“君子”都是最美好的称呼。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这里的“士”是女子对爱恋的情人的爱称。《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这里的“士”是女子对丈夫的雅称。《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这里的“士”是诗人对那些杰出男子的美称。
“士”字金文写作“”像是有手柄的(即,是“又”的变形)的宽刃战斧。造字本义: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有的金文淡化斧刃、突出斧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有所变形,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由此引申,“士”成为男子的通称,进而成为男子的美称。再发展,“士”更多地用以指称特殊阶层的男子:“士民”、“兵士”、“士大夫”“学士”等。进入现代,“士”有了更多层的涵义,有对人的美称:“勇士”、“壮士”等;有特指某些专业人员:“护士”、“助产士”等;有对军人的称谓:“士兵”、“战士”等;有指士兵军衔的等级:“上士”、“中士”、“下士”等;有指读书人:“名士”、“寒士”等;有指具有某种学位的人:“学士”、“硕士”、“博士”。“士”字意义的演变与发展,清楚地告诉我们,“士”字所指越来越美,体现的美意识也不断丰富。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谋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这里的“士”与“女”相对,是对男子美称的典型例证,它展示了“士”字所蕴含的美意识的重要方面——男子的信、义、勇、猛、壮、烈等,如李贽所说:“宁义而饿,不肯苟饱;宁屈而死,不肯幸生。”(《与城老》)对这样的“士”,我们称之为“信士”、“义士”、“勇士”、“猛士”、“壮士”、“烈士”、“侠士”等。
“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为什么从战国开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人所共知,战国是一个争战不已的时代。各国内政、外交、军事上的矛盾重重。在应付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实力固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智慧。于是,人的智能和才干便受到特殊重视。《战国策·秦策三》又载:“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王忧。由此足见士的智谋的威力。
何为“士”?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行己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