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教育强县复查查自评报告
省教育强县复查自查自评报告
遂昌县人民政府
我县于2006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强县称号。这既是对我县教育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我县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的鞭策与期望。创建教育强县的成功,标志着我县的教育工作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跨入教育强县行列以来,我县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均衡优质、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围绕“又好又快发展教育事业,力争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按照“创强”评估验收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强县成果。对照《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审认定操作标准》,现将我县复查自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概况
我县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上游,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2.74万,辖9镇11乡,390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遂昌始建于公元218年,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承载着浙西南四千年前文明史的好川文化源远流长;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在此任知县5年,写就了戏曲名著《牡丹亭》,留下了诸多劝耕兴教的佳话。
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实践创业创新、谋求跨越发展、全力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工作目标,促使县域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8.59 亿元,财政总收入5.1866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752 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464 元。预计到2008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33 亿元,财政总收入 5.7053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5亿元。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文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创强以来,我县教育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局面,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各类教育更加协调发展,办学体制日益开放和完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2007学年,全县有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6所,小学35所,幼儿园156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所。高中段在校学生5135人,初中段在校生7039人,小学段在校学生13412人,在园幼儿6285人。全县有在职教职工2353人,其中:普通中学800 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66 人,小学984 人,幼儿园401人,特殊教育2人。
二、以巩固创强成果为新起点,突显遂昌教育新特色
我县教育工作在“统筹城乡,提升质量,追求创新,创建品牌,强化队伍”的总体思路下,注重教育强县成果的巩固提高,强化教育基础,促使均衡发展;注重打造品牌,追求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而赢得了更大的教育发展空间。
1、上下联动,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软环境
(1)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委书记葛学斌到任不久,就马上带领人大、政协以及各部门负责人深入学校调研,并专门与全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座谈,谋划遂昌教育新发展;县长陈景飞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意见,十分关注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分管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特别是对重点工程建设,坚持重点项目亲自把关,及时解决和处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部门协作,坚持为教育办实事。为了加强县属部门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我们实施了帮扶助学“十个一”工程,县属各部门坚持每年至少为对口支援学校办一件实事,即为对口支援学校配齐“十个一”:即一台洗衣机、一台缝纫机、一台豆浆机、一周三餐营养餐、一台冰箱、一个球场(或乒乓球桌)、一个图书室、一间浴室、一个健康室、一套电教设备(含计算机房、电视机、VCD等),逐步解决乡镇中小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乐等实际困难。
(3)明确职责,高度重视教育强县复查工作。年初,县政府就把复查工作目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落实了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复查工作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县政府下发了《遂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教育强县复查工作的通知》,召开了教育强县复查工作部署会和动员会,并成立了由陈景飞县长任组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教育强县复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决策、指挥、协调复查工作。明确了各乡镇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地、本部门的复查相关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遂昌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教育强县复查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强县复查迎验工作。
2、不断改善教师生活工作环境,逐年提高教职工待遇
我们认为: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